张爱玲与崔贞熙小说女性形象与作家的女性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张爱玲和崔贞熙的20世纪30、40年代的作品为中心,两位作家分别是中韩两国的著名女作家。比较研究张爱玲和崔贞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具有极大的意义。张爱玲活跃于20世纪30、40年代,1920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逝世,她的一生艰难险阻。崔贞熙1906年出生于韩国咸镜北道,是20世纪30年代韩国女作家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坎坷不平。两位作家虽处在不同国度,属于不同民族,却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切近的文学观。因而具有极大的可比性。两位作家以极富张力的文字完美展现了中韩两国近现代女性的悲惨命运,从而表现出作家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因此,本论文从张爱玲和崔贞熙的作品入手,检视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分别是受封建枷锁束缚的女性、受情欲压抑的女性,这些压迫使女性具有病态的心理。从两位作家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中可以分析出她们的女性观。作家对人性的探索、对爱情和婚姻的探索里呈现出不同的女性意识。最后考察两位作家女性观的成因,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家庭成长环境,往往影响着作者自身的观点,创作态度。历尽波折的成长环境让两位作家以不同的视角观感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及女性观,她们有着与男性作家不一样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入到了她们笔下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本文着重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作品所表现出的女性形象本质出发,探索作家的女性观,找出两位作家女性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找出原因,从成长环境,社会大背景,创作思想等方面着手解析。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位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第二部分,讨论从这些女性形象中透视出的作家女性观;第三部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对两位作家的女性观进行深入的评价。两位作家的女性观看似相似却又具有不同的观点。她们所昭示出的女性观具有局限性,这些刻画对现代女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以下六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组名篇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一定的阅读和复习,从而强化对于"文"的感受与理解,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介绍了一种铁路信号继电器用AgCdO(15)触点的制备方法。采用多次挤压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及物理性能,可用于制作变形量较大的异形触点。在AX系列继电器上,替代传统的内氧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一种极为先进的技术,在各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汽车等。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优势
<正>设计说明:这首诗安排在人教课标版选修教材中,单元要求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全诗内容并抓住描写部分,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前要求学生预
生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菌(Saccharomyces)、乳酸菌(Lactobacill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曲霉菌(Aspergillus)等,且随着食品安全级GABA工业化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例经彩超确诊患者采用急诊或亚急诊体外循环下粘液瘤摘除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恢复至I-II级、能正
系统设计中介绍了一种基于TI(Texas Instruments)AFE4400集成芯片的血氧模拟采集电路,并以TivaTMCortex-M4为处理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AFE4400简化了
自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与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凸显。戏曲多从古典题材中取材自不用说,随着国家主流文化对传统内容的重视程度加深,电视剧和电影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源,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人们对于物流成本的关注也日
众所周知,词汇教学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二语习得的始终。而词汇教学研究相对于语音和语法教学,稍显有些薄弱。在所有的词汇教学问题中,易混淆词一直是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