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规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重用,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创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和技术手段是实现保护数字版权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数字化资源合理有效的保护,推进数字资源权利的合法使用,促进知识的分享与重用。如何在保证数字化教育资源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同时,保护和认证权利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跟踪教育资源使用状态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传统的DRM系统在数字内容的安全性、权利描述方面已经做了较多的探索,通过加密、嵌入水印、封装和签名等处理后进行内容的安全分发。由于数字内容权利可消费的特性、权利描述的动态性和版权保护新的需求,DRM系统在系统结构、交互协议等方面需要调整和完善,以满足持续授权、跟踪与监管。论文探索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中内容权利的认证与跟踪的模型、方法和实现途径。本文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模型研究。在传统DRM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模型;探讨系统相关实现技术,包括数字水印嵌入、提取方法、内容封装方法等;通过分析权利描述语言ODRL重新设计了许可证结构。(2)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协议研究。通过分析权利的使用跟踪、叛逆者追踪和版权认证,设计权利认证与跟踪协议和协议的载体报文结构。(3)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分析与设计。包括打包工具、许可证服务器、内容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和客户端播放工具的功能分析和处理流程设计。(4)数字内容的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的研制。以加密、数字水印和交互协议为基础实现了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选取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对系统进行应用测试分析。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设计并实现数字内容权利认证与跟踪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数字化资源的版权认证、权利使用跟踪和用户权利的二次分发;系统通过使用椭圆曲线加密技术和水印技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交叉处理,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处理速度和安全性,为系统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各种情绪状态下不同回溯记忆内容的保持、提取的状况,并发展出相应的情绪依存性理论、迁移适当加工理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矛盾,指出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提出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理论进行了论述,由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历史还不长,因此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网络自主学习理论。本文认为网络自主学习的理论主要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电学课程的网络自主学习实践中。本文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电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他们存在的问题,认为教学中可以
笔者通过教学实验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没有使用原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提供的教学策略编辑工具,仅使用原系统提供的默认教学活动序列来组织网上的教学活动,可见原系统仍存在有待改
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因此,及时发现青少年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情绪和心理特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