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的可靠度及串、并联隔震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从随机振动、数理统计理论以及大量橡胶隔震垫极限水平位移的数据出发,对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并对并、串联基础隔震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给出了基础隔震结构在随机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响应值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层间水平位移最大值的均值响应和均方差响应比不隔震结构的响应值小很多,这样就从随机振动的角度再次证明了隔震的有效性.研究也表明,增大上部结构自振频率与隔震结构自振频率的比值以及增大隔震层的层间屈服剪力都可以降低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均值响应.通过对大量橡胶隔震垫极限水平位移试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表明,隔震垫的极限水平位移不仅与隔震垫的直径有关,还与隔震垫的橡胶总厚度、第一形状系数、第二形状系数以及正压力等参数有关;该文还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给出了隔震垫极限水平位移限值和极限剪应变的计算公式.对试验资料的x<2>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橡胶隔震垫极限水平位移较好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而橡胶隔震垫的极限剪应变则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根据对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就规范中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极限水平位移的限值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限值给出了建议.在隔震结构随机振动反应分析的基础上,该文还对采用橡胶隔震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可靠度分析,计算表明,在设计基准期内隔震结构的失效概率比不隔震结构小得多.根据并联隔震结构的特点,给出了并联隔震结构的等效阻尼、等效刚度的公式;根据并联隔震结构不同类型支座间轴向压力在地震过程中相互转移的特点,提出了考虑支座轴向压力相互转移的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考虑支座承受的竖向荷载变化时,隔震层的侧移将有所下降.同时指出这种轴向压力转移对整个结构是有利的,是体系本身的一种自适应特性.此外,该文还分析了串联隔震结构的特点,给出了该种隔震体系的等效阻尼、等效刚度的公式;指出通过合理的设计该种隔震体系的参数β,可以轻易的得到周期较长的隔震结构.利用该文推导的简化公式对串联隔震结构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程分析,可缩短设计时间.利用该文编制的基于SIMULINK的动态仿真程序,可对一般具有滞回特性的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对串联隔震结构自适应特性的分析可知,在隔震层的水平位移达到一定值时轴向压力将由橡胶隔震支座向串联隔震支座转移.
其他文献
CFG桩复合地基己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土质条件下各种建筑工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相关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还不严谨,承载机理和变形特征还没有完全搞清
近年来,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这种加固技术在国内实际加固工程领域逐渐得到使用,与其它加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耐久性、耐高温、耐腐蚀、无污染、施工方便和
本文进行了正、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正弯矩作用研究部分阐述了试件BS1(模拟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传统组合梁)、BS2(模拟
2002年初,江阴某工程跨度总长为90m,建设单位要求跨度尽量大,初步方案拟采用二跨门式轻钢结构.单跨接近50m的轻钢结构,目前国内暂未设计过.该文结合该实际工程进行了预应力技
由于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在给水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法,诸如禁忌搜索、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但这些方
尾矿坝作为尾矿库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筑物设施,尾矿坝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一个尾矿库是否能安全运行。一旦尾矿坝溃坝或则失效,不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
滑坡与地震、洪水并列为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滑坡会导致交通中断、河道堵塞,乡村城镇被掩埋,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危害。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尤其是我国西部地
近年来,预测法作为确定桩承载力的一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预测法的经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建模效果好,解释性强,日益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工作者的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底部大开间房屋在近二十年来应用十分广阔。目前,其主要结构形式是底部框剪砌体房屋,但是由于砌体结构自重大,抗震性能差,房屋的层数及高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当前研究和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