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学龄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探讨功能训练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身体运动素质之间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运动训练方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自2015年7月至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赫石(原名优体)少儿体能中心(6-13岁)学龄儿童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男35,女15人。对照组进行自由活动,实验组进行身体柔韧、力量、灵敏、速度能力的练习。柔韧练习包括小虫爬行与眼镜蛇伸展;力量训练包括落地稳定、跳栏架、跳箱;灵敏训练包括快速捡球、绕杆跑;速度训练包括推墙跑,跑绳梯。实验组训练时间每次1小时,每周1次,共计16周。评定方法采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量身高、体重、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灵敏素质采用5-0-5折返跑,速度素质采用20码(18.3米)冲刺进行评定。结果:(1)身体形态测量结果:16周功能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男生和女生比较,身高、体重、B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对照组组内比较,男生和女生身高、体重前后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说明身高、体重的增加是生长发育的结果。BMI成绩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说明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稳定。功能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男、女生身体形态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说明身高、体重的增长受功能训练影响小,自然生长是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2)身体素质测量结果:16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男生立定跳远、5-0-5折返跑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 20码(18. 3米)冲刺成绩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女生5-0-5折返跑和20码(18. 3米)冲刺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说明功能训练对提高儿童少年身体素质有效。16周后,实验组组内比较,男生和女生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5折返跑、20码(18.3米)冲刺、成绩前后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功能训练提高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程度显著。(3)相关性分析:坐位体前屈与立定跳远、5-0-5折返跑、20码冲刺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 05);立定跳远与5-0-5折返跑相关系数为-0.568,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性相关;立定跳远与20码(18. 3米)冲刺的相关系数为-0.55,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性相关;5-0-5折返跑与20码(18. 3米)冲刺相关系数为0.68,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1)16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高、体重、BMI均无统计学意义,功能训练对发育过程中儿童少年的身体形态影响不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训练后比较,立定跳远、5-0-5折返跑、20码(18.3米)冲刺提高显著,说明功能训练对提高儿童少年身体素质有效。(2) 16周后,实验组组内比较,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论文中的功能训练的方法对提高儿童少年身体素质明显。(3)立定跳与坐位体前屈无相关;立定跳远与5-0-5折返跑、20码(18.3米)冲刺显著负相关,在执行训练计划中可以将力量与速度互相结合,丰富训练形式,避免训练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