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络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低聚倍半硅氧烷是一类以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载体的催化剂,因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含氨基POSS与乙酰丙酮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制备出一系列POSS基过渡金属催化剂(POMSS),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POMSS结构进行表征。分别选用不同种类的POMSS与氰酸酯(CE)共混,制备出一系列POMSS/CE杂化材料。利用FTIR研究杂化体系的固化机理与固化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杂化体系的固化行为,结果表明,POMSS的加入可显著降低CE的固化温度和活化能,其中,添加2%的Fe(Ⅲ)催化效果最为明显,CE的固化峰值温度从308.8℃降低到140.0℃;利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方法研究杂化材料的动态粘弹性能,在低温区,含Co-POSS的杂化材料储能模量均高于纯CE;利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Co-POS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 CE热稳定性,750℃残炭率也有所提高;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断面形貌以及催化剂的分散状况,POMSS的加入改变了 CE树脂的断裂方式,断面形貌更加复杂,且POMSS在树脂基体中分散良好。合成两种含芘结构的衍生物(BZ和NMP)用于非共价修饰石墨烯,采用FTIR、1H-NMR、元素分析表征BZ和NMP的结构,采用FTIR、UV、TGA计算石墨烯表面吸附量。制备不同质量百分比的改性石墨烯/Cu-POSS/CE杂化体系,分别采用DSC、导热分析仪、DMTA和TGA研究了杂化体系固化动力学、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石墨烯的加入使杂化体系活化能降低,导热性能显著提高,热稳定性以及750℃残炭率显著升高。
其他文献
<正> 赵献可,字养葵,是明代著名医家,其博览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据《浙江通志》称其:“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他以命门学说的贡献驰誉医林
随着国家对私法相关领域干预度的减少,公民意思自治的自由理念在现代化的法治社会中逐步得到了提升,这一现象在当前新出现的婚前协议上体现最为明显。婚姻关系作为公民私权利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意思自治的理念在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婚姻关系,既具有私人隐秘性,又具有社会公共性,而这两种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人权自由和社会公共秩序之间的冲突,调节这种冲突就需要发挥国家公权力的协调作用。婚前协议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
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见证了党取得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变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赋予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更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新时代下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在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