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关系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7114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 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不孕女性外周血中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与其妊娠率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首次实施常规IVF/ICSI治疗移植两枚第三天新鲜胚胎,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618例年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不孕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临床治疗、实验室及随访资料。(1)纳入标准:(1)符合行IVF、ICSI指征,新鲜周期移植两枚第三天胚胎;(2)年龄≤35岁;(3)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kg/m2;(4)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双侧窦卵泡数(AFC)>6个,基础卵泡刺激素(Basic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bFSH)<10 IU/L,基础雌激素(Basic Estradial,bE2)<50 ng/L。(2)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史)、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内分泌代谢性病、肝脏或肾脏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口服复合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D合剂补充维生素D。(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临床诊断结果分为临床妊娠组和未临床妊娠组,将潜在影响血清25(OH)D水平和妊娠结局相关联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作为自变量,临床妊娠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因素,进行影响临床妊娠混杂因素的评估,观察血清25(OH)D缺乏是否影响IVF/ICSI妊娠结局。(4)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血清25(OH)D<25nmol/L;B组:血清25(OH)D 25~50nmol/L;C组:血清25(OH)D>50nmol/L,比较各组间的总获卵数、成熟卵子总数、优质胚胎数、受精卵子总数、可利用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有无差异。(5)所得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618例研究对象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有167例,占本次研究对象总数的27%;维生素D缺乏的有173例,占调查人数的28%;维生素D不足的有275,占本次调查人数的44.5%;维生素D正常的有3人,占本次调查人数的0.5%;未发现有出现维生素D过量的情况。618例患者普遍存在普遍存在VD严重缺乏或缺乏,血清25-(OH)D均值为36.04±5.388nmol/L低于国外学者提出的75 nmol/L的成人维生素D标准;根据成人VD标准,仅有3名女性VD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占0.5%,余95.5%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VD缺乏或不足。(2)618例患者平均年龄28.81±3.55岁,妊娠组为387例(62.6%),未妊娠组231例(3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组年龄小于未妊娠组[(28.59±3.49)vs.(29.28±3.64)岁],妊娠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未妊娠组[(11.63±2.09)vs.(10.52±2.54)mm],妊娠组已移植胚胎质量高于未妊娠组[优质胚胎205(52.9)vs.99(42.9)],[非优质胚胎182(47.1)vs.132(57.1)],妊娠组的维生素D缺乏小于未妊娠组[维生素D缺乏187(48.3)vs.156(67.5)],[维生素D不缺乏200(51.7)vs.75(32.5)](P值均<0.05)。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已移植胚胎质量、血清25(OH)D水平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OR=1.251,95%CI:1.013-1.545,p=0.037)、已移植胚胎质量(OR=1.903,95%CI:1.123-3.226,p=0.017)、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OR=0.995,95%CI:0.991-0.998,p=0.004)有统计学差异。(3)其中A组(维生素D<25mol/L)167例,B组(维生素D 25~50mol/L)173例,C组(维生素D>50mol/L)278例。三组在年龄、BMI、不孕年限、窦卵泡总数、E2、LH、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间生化妊娠率比较,结果:A组64.2%(52/81),B组74.1%(60/81),C组83.3%(50/60)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间临床妊娠率比较,结果:A组50.9%(85/167),B组59.1%(102/173),C组71.9%(200/278)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三组间Gn总量、Gn天数、HCG日E2、成熟卵子总数、优质胚胎数、受精卵子总数、可利用胚胎数、HCG日P、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总获卵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行IVF/ICSI的年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不孕不孕症女性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普遍的缺乏或不足。(2)维生素D缺乏是IVF/ICSI患者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清维生素D缺乏可降低IVF/ICSI助孕的临床妊娠率。(4)血清25(OH)D水平与获卵数、成熟卵子总数、可利用胚胎数及胚胎质量无显著关系。
其他文献
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改革形势,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初中生对英语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本文在对初
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对完善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联系实际发现,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
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但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对音乐教学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相比于初中阶段,阅读内容以及教学难度都进一步深化,阅读考察形式也趋
子宫腺肌病(AM)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大多发生在30-50岁经产妇,同时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约为50%,约15%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组织学上,它的
小学数学学习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小学生也正处在学习发展的关键期,合理的教学方法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和教师
新课改之后,国家对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紧跟现代时代发展的需要,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打破了传统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实施,数学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一些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一些学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新课程标准,将理论研究与阅读实践有效地相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做长期的教学规划,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中学历史教师要从细节人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