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针刺五脏俞配合催眠疗法与口服右佐匹克隆疗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2个月后随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分值的变化,探讨五脏俞配合催眠疗法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肢体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五脏俞配合催眠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及2个月后随访进行PSQI、ADL评定并观察分值变化。 结果: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基线情况比较,包括年龄、性别、卒中类别、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2.PSQI评分:①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ADL评分:①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五脏俞配合催眠疗法、口服右佐匹克隆疗法均能改善卒中后睡眠质量,前者在近期疗效中优于后者,并且显示出了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远期疗效。 2.两组患者治疗后及两个月后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