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V-DNA<1000 IU/ml、HBeAg消失、HBsAg<3000 IU/ml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获得性细胞免疫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不同亚型CD4+、CD8+T细胞频数及其表面分子,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s)ide analogue,NA)治疗获得HBV-DNA<1000IU/ml、HBeAg消失、HBsAg<3000IU/ml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重建情况;同时与病毒学指标相同的低复制期患者相比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慢乙肝治疗组患者获得性细胞免疫与HBsAg滴度的关系。  方法:  l4例CHB活动期患者: HBV-DNA>2000IU/ml,HBsAg阳性>6个月,血清转氨酶异常,且ALT>2倍正常值;30例接受NA治疗的CHB患者:0.05IU/ml<HBsAg<3000IU/ml,HBV-DNA<1000IU/ml或低于检出限,HBeAg阴性;20例低复制期CHB患者:0.05IU/ml<HBsAg<3000IU/ml,HBV-DNA<1000IU/ml或低于检出限,HBeAg阴性;13位健康志愿者。采集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4+/CD8+初始T细胞(TN)、中枢记忆性T细胞(TCM)、效应记忆性T细胞(TEM)、效应T细胞(TE),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频数,并检测CD4+、CD8+T细胞表面分子Tim3、PD1、CTLA4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乙肝治疗组患者CD4+TCM细胞频数升高,而CD4+TE细胞降低。CD8+T细胞各亚型频数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  (2)TH1、TH2细胞频数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慢乙肝治疗组TH17细胞频数低于慢乙肝活动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与低复制组无明显区别。慢乙肝治疗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频数介于慢乙肝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与低复制期组无明显区别。慢乙肝治疗组CD25hiTreg细胞CCR4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慢乙肝活动组、低复制期组之间无明显区别。  (3)TH1/TH2比率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Treg/TH17比率慢乙肝治疗组、慢乙肝活动组低于健康对照组,慢乙肝治疗组与低复制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4)慢乙肝治疗组CD4+/CD8+T细胞上PD-1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慢乙肝治疗组CD4+/CD8+T细胞上CTLA4表达与慢乙肝活动组无明显区别,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稍高于低复制期组。慢乙肝治疗组CD4+T细胞Tim3表达高于低复制期组。  (5)慢乙肝治疗组患者血清HBsAg滴度与CD4+CD25+Treg细胞频数呈正相关,与CD4+/CD8+T细胞上的Tim3表达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上的PD-1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慢乙肝患者NA治疗后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慢乙肝治疗组总的CD4+、CD8+T细胞功能低于低复制期组;慢乙肝治疗组患者血清HBsAg滴度水平与Treg细胞频数、T细胞上抑制性分子相关。慢乙肝患者NA治疗获得HBV-DNA<1000IU/ml、HBeAg消失、HBsAg<3000IU/ml后,并不能使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左乙拉西坦(LEV)与苯妥英钠(PHT)预防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疗效、药物副作用及死亡率等。方法:通过关键词PHT、LEV、颅脑损伤在Pubmed、Medline、Ovid、Springe
第一部分肿瘤归巢穿膜肽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目的采用固相法人工合成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新型肿瘤归巢穿膜肽t Ly P-1(CGNKRTR),并于体外
目的:BAFF主要通过调控BAFFR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清楚BAFF和BAFFR是否也参与了癫痫的病理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难治性癫痫患者以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住院费用高,死亡率可达到10%~30%,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SAP患者基于CT分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恶性重度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增强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无明显黄疸(TBil<17.1μmol/L)的胆石症患者20例,恶性非重度
目的:探究中枢输注Sfrp5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情况如下:1)普食+第三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
目的: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一旦发生不仅恶化心功能加重心肌损伤,而且极易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恶
目的:探讨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常见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治提供循证学依据。   方法:选择2010年6
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在心衰的发生、进展、恶化过程
目的:通过对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 CAS)相关性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探讨RAS与CAS相关性事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