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性别决定机理及性别调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研究鳞翅目昆虫遗传和发育的理想模式。雄性家蚕因强健不易生病和丝质量高等特点在蚕丝行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专养雄性家蚕成为育种家的努力方向。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需要认识家蚕的性别决定机理。虽然近年来的研究鉴定了家蚕的性别决定初级信号是雌性W染色体上的Fem piRNA,也鉴定了若干下游靶基因,但是对家蚕的性别决定通路的级联关系尚无清晰的认识。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家蚕性别决定机理和性别调控研究。首先,对家蚕的性别特异性的调控元件进行发掘和研究,期望获得适用于基因组编辑的启动子元件,构建高效的基因组编辑系统;其次,利用该系统对家蚕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进行筛选,构建鳞翅目昆虫家蚕的性别决定网络;最后,对家蚕性别决定下游基因dsx进行功能研究和开发适用于遗传调控的不同性别特异性的不育系统。我们的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生殖腺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高效的基因组编辑平台。鉴定了四个家蚕内源性的启动子,Bmvg启动子是卵黄原蛋白基因5’端798bp长度的序列,利用piggyBac为基础的转基因分析表明Bmvg可以精确地驱动报告基因增强型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以性别、组织和时期特异性表达。在转基因家蚕中,EGFP在化蛹之后的雌性的脂肪体中表达,并且这段启动子还受蜕皮激素激活调控,与内源性的Bmvg表达模式相同。利用相同的转基因方法我们获得了径向轮辐1基因(BmR1,1593bp)和β微管蛋白4基因(Bmβ4,1861bp)启动子的转基因家蚕。在转基因家蚕中,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模式从幼虫期到成虫期都是精巢特异的。并且这两个启动子驱动的EGFP在精巢中定位不同,表明它们可以作为不同的精巢特异性调控元件。对于生殖腺发育相关基因Bmnos,截取的1923bp长度的启动子序列可以驱动报告基因EGFP在胚胎期生殖腺特异性表达,并且利用这段序列驱动的Cas9可以高效的切割目的DNA序列。  2.阐明了家蚕性别决定通路基因的级联关系。我们利用开发的家蚕生殖腺特异性启动子Bmnos驱动的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敲除了性别决定候选基因BmSxl、Bmtra2、BmImp、BmImpM、BmPSI和BmMasc,探索了它们在家蚕性别决定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黑腹果蝇中经典的Sxl/tra性别决定通路在家蚕中不具备性别决定作用,家蚕BmSxl缺失后对性别决定和发育没有影响。家蚕中Bmtra2突变之后导致雌雄个体胚胎期致死,同时Bmdsx雌雄转录本全部消失;BmImp或者BmImpM不是家蚕性别决定关键基因,遗传突变实验表明BmImp或者BmImpM并不参与性别决定,而是对生长发育和变态起到重要的作用;BmPSI调控BmMasc、BmImpM和Bmdsx,突变之后引起雄性个体雌性化。表型分析也显示BmPSI和BmMasc这两个突变体的雄性有雌性化的趋势,表明这两个基因参与了性别决定。  3.构建了家蚕雌雄特异性的性别调控系统。对性别决定底层最保守的基因dsx的进化分析表明昆虫中发生了性别特异性的选择性剪接,而其他分类群中不存在这个现象。我们用基于转基因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对雌雄剪接体和共同区域进行编辑,结果表明Bmdsx控制了腹部体节二态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二态性,性别特异性的剪接体突变会导致性别特异性的器官发育退化和性不育,共同区域突变之后会产生中间性个体且全部不育。
其他文献
目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单一,彼此相互独立,只采集单点信息,不能做出全局性的判断,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集成保护可以同时获取变电站内的大量信息,使得保护的全局性判断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着集成保护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展开了研究。文章介绍了继电保护的发展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论述了集成保护的概念、结构及优势,重点对集成保护的方案进行了设计,并深入研究了集成保护
为了探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律,该文从五个方面开展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及区域氮循环的研究:①通过对中国森林氮循环研究方面数据的分析,探讨中国主要类
本文针对卢旺达离网区域的非寄宿学校研究了一种可控的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针对卢旺达的实际情况,本文中采集了卢旺达不同地区的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数据,以此作为建模仿真的依
为了在体外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GRK5)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的相互作用机制,我们在该工作中实现了GRK5
磁纳米颗粒拥有良好的磁学性能,在靶向载药、磁过热治疗、分离纯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以四氧化三铁为代表的磁性纳米粒子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面已经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环节,为保障电力系统连续安全运行,对变电站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变电站典型操作培训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本文将变电站典型操作定义为操作票方面的常用的倒闸操作,由于该培训系统在实现开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考核评价功能,工作量较大,所以本文只研究变电站典型操作培训系统的开发。由于国内现有大多变电站仿真系统通用性和适用性不足,而且只提供操作票开票功能,因此操作票培训系统并没有得到
保水剂的农林节、保水效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但目前尚缺少一些基础性研究数据.该研究以德国STOCKHAUSEN公司生产的Stockosorb400K型保水剂作为供试保水剂,
该文旨在通过检测EM患者和对照组妇女的血清PRL及腹腔液PRL水平,着重分析:①EM患者的PRL分泌水平;②EM患者血清PRL水平与腹腔液PRL水平的相关性;③血清PRL水平与不育的关系;
在世界范围内,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致病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对公共健康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由于致病性细菌通常存在于很复杂的环境基质中,且其浓度也十分的低,为了能对其进行高灵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