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土壤水盐分布及灌田水盐动态过程模拟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焉耆盆地属于西北干旱区绿洲的一部分,含有四县及多个农、团场。焉耆盆地内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比较多,为南疆的粮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焉耆盆地降雨稀少、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等都会导致盐分积聚在绿洲表层,土壤盐渍化已经严重威胁了焉耆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安全。  本研究以焉耆盆地和焉耆县的灌田为研究对象,讨论焉耆盆地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和灌田土壤水盐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土壤水盐的研究,构建适合焉耆盆地灌田土壤水盐的Hydrus-1D模型,将验证好的模型进行土壤水盐模拟,并用模型对制定的2种灌溉方案进行土壤水盐比较,得出适合该灌田的灌溉方案。本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  (1)焉耆盆地的土壤盐分类型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总盐与Cl-、SO42-、Na+、K+、Ca2+、Mg2+呈正相关,经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土壤结构与盐分组成,第二主成分代表了土壤的酸碱性。  (2)空间变异性分析发现,每层土壤盐分都比较符合高斯模型,表层土壤盐分空间相关性弱,其余层的空间相关性呈中等。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为中等,其余各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非常弱。  (3)土壤盐分由西向东逐渐增多,从开都河北岸向开都河南岸呈现逐渐增多的规律。随土壤深度的加深,非盐化面积增多;土壤水从焉耆盆地的西部向东部逐渐增多。  (4)土壤盐分在绿洲边缘和排碱渠内聚集,没在绿洲内聚集。  (5)从土壤的温度日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有膜和无膜0~70cm表现形式近似为余弦函数,有膜土壤温度比无膜土壤温度要高。  (6)有膜和无膜0~50cm土壤水分呈现余弦函数的变化趋势,上层土壤水含量受根系影响很大,有膜和无膜0~50cm土层盐分随时间的变化呈余弦函数变化,有膜和无膜50~70cm盐分的变化相对其他土层变化相对平缓。  (7)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呈正相关,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大气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减弱,各层土壤温度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在整体上无膜、有膜土壤含水率随温度逐渐上升而逐渐下降,在整体上无膜、有膜土壤盐分随温度随逐渐上升而下降。  (8)建立了研究区Hydrus-1D模型,并应用2016年7月1日~9月9日的土壤水盐的实测结果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并确立了研究区的Hydrus-1D模型,另外,以焉耆盆地的典型农作物辣椒为例,就辣椒生育期需水量和当地农户实际的灌溉,通过模型对这两种灌溉方案进行比较,得出比较合适的灌溉方案。
其他文献
陆表蒸散发是流域生态水文循环中的重要过程,主要包括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研究表明,陆表降水,60%又以蒸散发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然而,蒸散发对流域生态水文循环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一般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分支把城市当做面,侧重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另一个分支把城市当做点,侧重于
学位
从现实背景、理论依据、内涵和基本原则、操作要领及实践意义五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大文科“生态·生长”课堂模式进行诠释,进一步探索普通高中大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可能性.
交通线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干旱区尤其是沙漠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区,沙漠地区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流动沙丘最长的沙漠公路,
学位
土壤水分是干旱荒漠地区植物生长、植被演替和格局等主要生态过程的控制因子。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受到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气候、土壤及植被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具有随机
宋代是历史上文化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禅宗文化和茶文化。而这两种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渗透。日本禅师铃木大拙认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维持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评价黑土区土壤生产力并确定其容许土壤流失量,不仅可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依
学位
不久前,我们应邀参加三明市党史工作会议。会后到这个市的一些县(市、区)采访。那些天,骄阳似火。但,我们还是觉得三明党史工作的气氛更热烈,党史干部的心更火热。 别开生面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对亚洲季风和全球大气环流均有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在冰期-间冰期、千年、十年际和季节尺度上受亚洲季风和
8月3日,芜湖市党史工作会议于铁山宾馆召开,全市各县党史部门负责人、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卞国福应邀到会,市委副书记方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