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的发生不仅涉及心肌细胞坏死,而且涉及心肌细胞凋亡。在上述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活性氧的作用已受到广泛肯定。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先后提出两条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即线粒体通路和膜死亡受体通路。前者指各种损伤因素通过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 C(cytochrome C)等信号分子,然后激活 Caspase-9,3 而介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后者指通过 Fas/ FasL 及 TNF/TNFR 等依次激活 Caspase-8,3 而介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在某些细胞中,通过膜死亡受体激活的 Caspase-8 能将胞浆中的 Bid 裂解成 tBid,后者又可激活线粒体通路,从而将两条凋亡通路联系起来。然而,在 H2O2所致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及 C2C12肌原细胞凋亡中,上述两条通路是否起作用,它们又是否通过 tBid 进行沟通,尚未见文献报道。进一步阐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可为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不少学者重视激活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关注焦点之一即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HSPs 是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必需而在应激状态(特别是热应激)时表达增多的一类保护性蛋白质。研究表明,采用各种因素诱导 HSPs 表达增加后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但是它们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HSPs 是否通过干预死亡受体通路或线粒体信号通路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尚有待于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采用 0.5mmol/L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分别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 C2C12细胞,探讨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热休克诱导或基因转染增加细胞中热休克蛋白的表达,观察热休克蛋白对过氧化氢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上述两条信号通路的关系。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H2O2 诱导心肌细胞和 C2C12 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经 TUNEL 和Hoechest 33258 染色发现,暴露于 0.5mmol/L H2O2 24h 后,心肌细胞和C2C12细胞均出现明显凋亡;Caspase 活性定量检测和Western-blot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