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被公认为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不仅给东道国带来资金,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与积累,而且给东道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推动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从而对东道国经济产生长期的、持续的积极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制定优惠引资政策,引资效果显著,对华FDI增长态势明显。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调查,中国连续十多年被列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同时FDI也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诸多学者对FDI与东道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FDI溢出效应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这一结论也逐渐受到争议。基于此,本文在总结众多学者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FDI溢出效应可能具有阶段性,FDI处于不同的水平下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溢出,因此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非大量研究所假定的简单线性关系,而可能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利用我国31个地区2000年至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二次回归估计模型,选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实证检验地区FDI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证实了该假设的成立,FDI存在地区最优水平值。进一步地,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各要素发展现状不同的地区的FDI最优水平,本文将31个地区按FDI水平分为三类地区,分别进行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同样表明FDI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最优FDI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FDI在达到地区最优水平前,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的正溢出效应,当超过该水平,FDI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溢出效应。同时,本文还比较了处于不同水平下的FDI与地区要素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程度。最后,根据本文研究所得的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