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员工关系中的信任与被信任:影响因素、后效及机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是现代组织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组织和员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组织内信任,尤其是领导—员工之间的信任一直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信任)和员工感知到的领导对员工的信任(被信任感)不同,二者发生作用的机制也不同,它们的影响因素和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没有得到系统分析。本研究从员工角度出发,分析员工的个人特质对信任和被信任的影响,并综合自我决定理论、不确定管理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信任与被信任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阐明信任与被信任对工作投入和离职倾向的影响。为系统的区分信任与被信任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员工的信任感与被信任感,协调发挥二者对员工工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从员工个体特质角度分析员工的自尊和相依型自我建构对信任与被信任的影响,探讨信任与被信任对与工作有关的结果变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天津一所大型国有企业的423名员工。所采用的量表均经过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分析过程中,根据理论分析建立模型,使用SPSS18.0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1)员工的自尊和相依型自我建构交互影响信任的依赖维度,对信任的表露维度和被信任感没有显著影响;
  (2)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与工作投入显著正相关,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员工的被信任感与工作投入显著正相关,与离职倾向相关不显著;
  (3)心理需求满足和义务感可以独立解释员工信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信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心理需求满足→义务感→工作投入”和“心理需求满足→不确定感→义务感→工作投入”的中介路径来实现;
  (4)心理需求满足可以独立解释员工信任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并且信任的依赖和表露两维度可以通过“心理需求满足→不确定感→离职倾向”产生显著影响;信任的表露维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心理需求满足→义务感→离职倾向”、“心理需求满足→不确定感→义务感→离职倾向”和“不确定感→义务感→离职倾向”的链式中介来实现。
  (5)义务感可以独立解释员工的被信任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心理需求满足可以独立解释被信任的依赖维度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被信任的依赖维度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心理需求满足→义务感→工作投入”和“心理需求满足→不确定感→义务感→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来实现;被信任的表露维度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可以通过“不确定感→义务感→工作投入”这一中介路径来实现。
其他文献
在现代钢铁工业中,热加工是钢铁材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动态再结晶(DRX)及动态回复(DRV)等动态软化行为是钢铁材料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物理冶金现象。DRX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材料热加工流变应力和加工设备的载荷控制,而且能显著改变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晶体学织构,直接影响热加工产品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因此,准确认识和理解钢铁材料热变形及再结晶行为的微观机理对热
学位
本研究从哈尔滨、北京、山东、大庆、广东、浙江等25个城市中,运用整群抽样法,选取400名企业员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职场精神力问卷、组织承诺问卷、道德认同问卷以及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问卷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使用统计方法对以上问卷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员工职场精神力、组织承诺、道德认同以及各维度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员工职
学位
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法,对从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充等城市中抽取的432名员工进行研究,采用组织差序氛围感知问卷、职场排斥问卷、德行领导问卷和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spss、Mplu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与方差分析以及中介、调节效应的检验,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就我国企业或组织目前的状况来看,组织差序氛围及各维度、德行领导、强制性组织公民行
学位
本研究主要研究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负性情绪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选取黑龙江省高校共50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负性情绪分量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试。研究表明:  (1)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高于其他几个年级,最为显著;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其中家庭很拮据的大学生最为显著。  (2)大学生
学位
受欺负是指个体长时间或多次遭受他人或群体的攻击行为,其形式包括直接欺负(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关系欺负),受欺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等),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如自杀、攻击等)。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s)是一种以异常饮食行为和饮食态度为主的心理生理疾病。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后果,是饮食失调的一个风险指标,当个体遭受校园欺凌将受欺负知觉为压力时
本研究旨在探索未来结果考虑作用于不健康饮食摄入的内部机制,检验解释水平、自我控制、不健康饮食吸引力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饮食版本未来结果考虑量表、行为识别量表、简明自我控制量表和不健康饮食调查问卷,分别测量个体未来结果考虑、解释水平、自我控制、不健康饮食吸引力及不健康饮食摄入情况。对来自哈尔滨、四川、河北等地的470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1)未来结果考虑的差异检验显示,男性的未来结果考虑程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对网络攻击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和宽恕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黑龙江省四所高校一共600名本科生,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问卷、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自我控制问卷以及人际侵犯动机量表进行测试。研究表明:  (1)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一人口学变量
移动边缘计算(MEC)相较于云计算有着低时延、低耗能、高安全的特性,对物联网和5G网络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分配作为MEC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将计算任务卸载到哪个边缘节点的问题,在提升能量效率、缩短任务时延和节约成本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当前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用户动态性、服务器竞争性、用户多样性和需求不确定性等,从经济层面对MEC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以及心理特权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和自我威胁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的409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心理特权量表》、威胁任务和射击游戏任务进行测量。研究表明,  (1)拒绝和过度保护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2)情感温暖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拒
学位
聋人听力缺失后,视觉功能会发生改变,聋人将更多的视觉注意资源分配给了副中央凹和边缘视野。在低水平的视觉任务中,表现出了副中央凹和边缘视野的选择性注意增强。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聋人在低水平的视觉任务中,表现出视觉脑区和听觉脑区的激活增强,表明聋人产生了视觉脑区和跨视听通道的脑结构改变和脑功能重组。  与低水平的视觉任务相比,视觉注意在阅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文本阅读中,读者不仅可以在中央凹获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