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0mg剂量的碘油丸对西藏和海南地区育龄妇女的有效保护期,并探索尿碘变异规律。
方法:分别在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和海南省东方市选择了156和159名近两年未服用过碘油丸的15-55岁育龄妇女,采用现场干预的方法,当场口服200mg剂量的碘油丸,收集服药前和服用后第50、90、150、220、260天的不少于5ml的随机尿样各一份。
结果:
1)西藏组育龄妇女六次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9.2μg/L、118.6μg/L、90.9μg/L、41.3μg/L、76.7μg/L和94.5μg/L,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5.8μg/L、118.6μg/L、113.1μg/L、55.9μg/L、102.3μg/L和103.7μg/L;海南组育龄妇女六次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5.7μg/L、159.9μg/L、152.6μg/L、201.5μg/L、101.2μg/L,和106.81μg/L,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60.61μg/L、133.9μg/L、128.6μg/L、125.4μg/L、62.6μg/L和93.5μg/L。经线性相关分析,尿碘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之间有很强的直线相关关系,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为0.80,p<0.001。
2)经Spearman两两等级相关分析,西藏组第一次和第三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的尿碘值有弱相关性,海南组第五次与第六次之间的尿碘值有弱相关性,其余各次之间的尿碘值相关性均不明显。3)在每次均采到尿样的148名育龄妇女中,测得的6次个体尿碘值都比当组当次尿碘中位数低的频数为2人,1次高的为19人,2次高的为33人,3次高的为46人,4次高的为32人,5次高的为15人,六次均高的为1人。经拟合优度x<2>检验,符合总体参数π为0.5的二项分布。
结论:
1)参考WHO/UNICEF/ICCIDD颁布的“碘缺乏病及其食盐加碘防治计划的考核评估指标”和GBl6006-1995“碘缺乏病消除标准”,按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100μg/L、小于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例小于50%、小于50μg/L的样本所占比例小于20%的标准,200mg剂量的碘油丸对西藏组育龄妇女的最长有效保护期在50天到90天之间,对海南组育龄妇女的最长有效保护期大于260天。如果按尿碘中位数为150μg/L的标准,则200mg碘油丸对西藏组育龄妇女的最长有效保护期不到50天,对海南组育龄妇女的最长有效保护期在150天到220天之间。两组差距明显,200mg碘油丸对西藏组育龄妇女的有效保护期短于海南组。每半年200mg剂量的碘油丸能够满足海南组育龄妇女的碘需求,但不能满足西藏组育龄妇女的碘需求。
2)基础尿碘水平是影响碘油丸有效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尿碘水平越低,碘油丸有效期越短。
3)尿碘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之间存在正的直线相关关系。尿碘中位数越高,尿碘四分位数间距越大,即尿碘变异性越大。个体尿碘值在时间轴上围绕当地人群尿碘中位数随机变动,出现大于中位数和小于中位数的概率相等,都为0.5。对某一个体进行n次重复测量时,出现比当地尿碘中位数高的次数X服从总体参数π为0.5的二项分布,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