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已达13.2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达8.87%,按国际惯例,我国已进入标准的老龄化社会。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显著的高龄化发展趋势,未富先老的现行经济条件,无疑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推行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因此,基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研究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形式,使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北京市西城区599位居家老人的实际调研情况,分析我国城镇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状况,发现有近80%的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机构,而是选择在家中养老,并且其对养老服务资源需求最多的是日常照料服务和医疗康复服务,尤以上门做家务和上门护理需求最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对比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服务比、使用比和价格比,进一步研究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匹配情况,指出供需矛盾受到供给总量、资源分布、资金保障、社区管理、老年人群体自主性等多因素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即应做到政府、社区、老年人“三位一体”: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区整合优势服务资源,老年人提高自主性;同时注重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全方位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