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于郑大一附院眼科青光眼组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7例(54眼)的住院资料。将入院对象按随机数表抽样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23例(29眼)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4例(25眼)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A、B两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0.10±4.20)mmHg和(21.20±3.10)mmHg(1mmHg=0.133kPa),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6,P=0.287)。两组术后各观察点眼压均低于初始眼压及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术后3天和术后6个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0,P=0.000;t=-7.012,P=0.000)。B组术后3天及术后6个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4,P=0.855;t=0.744,P=0.460)。(3)A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加深(t=-24.021,P=0.000),A组术后周边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深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10,P=0.000)。B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和周边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期间A组有2眼(6.9%)眼压超过21mmHg,仅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眼压控制正常,B组有11眼(44.0%)出现高眼压,仅应用苏为坦滴眼液治疗,眼压控制正常。术后A组5眼(17.2%)出现视觉像差,术后B组20眼(80.0%)出现视觉像差。所有入选对象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与周边虹膜切除术相比,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可稳定控制眼压,提高视力,避免因虹膜缺损带来的视觉像差,改善视觉质量,还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可能性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