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分曝光模型的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ongxi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线跟踪系统通过收集用户观察外界时眼睛的相关数据来估计人眼的注视落点,为残疾人的人机交互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然而,当前的低成本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往往由于精度不够而不能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而高精度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由于大多使用全局快门高端图像传感器而造价昂贵;而且大多数视线跟踪系统只能应用于特定PC端操作系统,不利于视线跟踪算法的研究与设备的推广。本文将原本应用于高精度眼动仪的亮暗瞳差分曝光瞳孔检测技术与低成本卷帘快门图像传感器相结合,开发出一套基于3D眼球模型并可跨平台使用的低成本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使用低成本卷帘快门图像传感器来实现差分曝光技术的问题在于,卷帘快门的曝光特性导致差分曝光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串扰现象。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并推导了一种卷帘快门差分曝光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可以针对不同参数的图像传感器计算出最优的差分曝光起始时间和曝光时间长度,从而实现利用廉价卷帘快门传感器构建高精度视线跟踪系统的目标。此外,论文还针对亮暗瞳图像采集丢帧问题、系统跨平台问题以及视线鼠标应用中注视过程的识别问题分别给出了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在第二章对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将系统分为FPGA采集底板、USB3.0传输子板以及上位机框架层和算法层;然后在第三章为卷帘快门图像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差分曝光模型,用于计算亮暗瞳灯光曝光参数,并对亮暗瞳图像采集丢帧的问题进行分类,提出了计数补偿、组帧等方法来优化这些丢帧问题;接着在第四章中,为解决图像的传输与设备的跨平台问题,在CYUSB3014芯片上设计并实现了UVC固件,同时利用QT、DirectShow和V4L2等技术解决上位机软件的跨平台问题,并实现了上位机框架程序,在第四章最后,利用该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用于残疾人人机交互的视线鼠标应用,并对应用使用的I-DT注视点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在桌面式视线跟踪的研究与实现过程中,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一种用于卷帘快门的差分曝光模型(2)针对亮暗瞳图像采集过程中的丢帧问题,提出了计数补偿与组帧技术进行优化(3)设计了FPGA采集底板的硬件,并对其编程(4)设计并实现了一套UVC固件(5)开发了一套跨平台的上位机框架软件(6)开发了一套用于残疾人人机交互的视线鼠标应用,并改进I-DT算法。最终,本文实现了以60fps的速度同步采集两路1280x720灰度图像,并利用亮暗瞳差分曝光瞳孔检测和3D眼球模型来估计注视点的低成本、跨平台、高精度桌面式视线跟踪系统,系统平均误差为0.8°。
其他文献
背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现在都能通过互联网联系彼此。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媒体较为发达,例如Face book、Twitter、YouTube和We chat等。日复一日,新的或者更好的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多载波技术是一项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通信技术;应用了网络编码技术的
当今世界,无线通信业务正逐步取代有线业务,占据通信领域的主导地位,人们已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方便灵活的无线网络简化工作和生活。无线业务的急剧增多和无线通讯设备数量的不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人口管理方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措施,但是人口基数较大的实际情况也给人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获取城市环境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物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和获取建筑物的位置信息变得十分重要。因此,SAR图像
数据提供技术是一种将数据源中底层异构数据细节对用户屏蔽,并将对数据的查询与修改操作封装成简单接口供用户调用的中间件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生产和生
(一)论文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已经超越像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成为继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是那些希望到国外攻读他们的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
在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由于各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网络的加入,导致异构网络的系统构架、资源形态以及管理体系较传统蜂窝网络更为复杂。同时也意味着联
随着无线通信速率的迅猛加快,系统频宽越来越大。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保证信号无失真的恢复,采样速率必须达到系统频宽的两倍以上,这对模拟数字转换器ADC是很大的挑战。
近些年来互联网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由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即将消耗完毕,为了避免因为地址空间不足对Internet进一步发展产生的影响,故而IPv6的时代到来。相比于IPv4,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