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幸福感的干预效果,并对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方法:本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工具是研究者编写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对象是汕头大学全体大学生。抽样方法是随机抽样,样本量为200,研究者按照心理测试的要求进行施测。对团体辅导效果因子的调查,研究工具是团体辅导疗效因子,样本量是15。实验法:根据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得分,从近期没有受到重大事件影响,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正常的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被试。采用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对这30名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以及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探索团体辅导的效果。经过抽签将30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6个单元的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用生活事件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前后测和追踪测量,检验干预效果。访谈法:在实验组中抽取5名被试进行个体访谈,分析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幸福感存在差异,总体幸福感(t=1.001,p<0.0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异,总体幸福感(t=-1.17, 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数据差异显著,总体幸福感(t=-7.13,p<0.01);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数据无显著差异;总体幸福感(t=0.843, p>0.05),追踪测量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实验组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保持较高,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总体幸福感(t=-6.094, p<0.01)。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访谈分析,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的有效因子有团体凝聚力、自我了解、人际关系、积极认知。 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普通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干预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在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在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具有推广意义。在进行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时应注意团体凝聚力、自我了解、人际关系和积极认知对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