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PTMG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耐沙水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纤维(BF)是一种高性能纯天然的植物木质纤维素纤维,具有来源广、易获得、成本低及轻质高强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在成功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得到大量研究。基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PTMG/TDI)浇注型聚氨酯(PU)弹性体低生热、高耐磨、耐溶剂、动态力学性能优异、与金属粘接性能优良、综合性能出众,赋予其在滑轮、管道输送等多种领域的应用。然而,PTMG2000型PU弹性体有限的力学强度限制了其在大型沙水输送管道内衬等高负载领域中的使用。因此,本论文将绿色环保的BF引入PTMG/TDI型PU弹性体中,对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并探究复合材料的耐沙水冲蚀磨损性能及其在沙水输送管道内衬中的应用,同时建立聚氨酯复合材料管道沙水冲蚀磨损数值预测方法,为聚氨酯管道在复杂工况下的沙水冲蚀磨损预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意义。(1)为充分发挥BF对PU弹性体的增强效果,采用15wt%的Na OH水溶液,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碱处理对BF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等测试,分析了碱处理对BF处理效果,得出了竹束纤维的最优碱处理工艺条件及机理。随着碱处理温度的升高,束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纤维素成分不断溶解,微原纤维随之从束纤维中分离出来,纤维表面纤维素不断暴露,到100℃,2小时实现了竹束纤维的最优碱处理。微原纤维直径更小,表面纤维素羟基反应活性更高,其纤维素含量比原始BF提高11.25%,结晶度与原始BF接近,非晶区纤维素含量获得提高,增加了竹纤维表面纤维素羟基的反应活性,与PU预聚体的接触角由原始的68°减小到55°,有利于改善BF与PU基体的界面化学结合力,实现对PU基体的充分增强。(2)利用最佳碱处理的竹纤维(NBF)为增强相,通过原位聚合制备NBF/PU复合材料。NBF/PU复合材料的拉伸和撕裂强度均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其中3wt%纤维下,NBF/PU的拉伸和撕裂强度依次为44.0 MPa和87.3 k N/m,分别比纯PU提高75.3%和32.2%。同纤维含量下,NBF表面纤维素羟基的反应活性高于BF,使得NBF与PU基体的界面结合更优异,实现了对PU的更优增强。同时NBF/PU-3仍保持50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复合材料。NBF/PU-3的微相分离结构优良,硬段相最大分解速率温度Tmax1和软段相最大分解速率温度Tmax2分别为307.4℃和412.5℃,高于纯PU,热稳定性得到提高。此外,NBF/PU-3动态力学性能优异,耐低温性保持良好,玻璃化温度(Tg)约-39.6℃,损耗因子为0.259,略低于纯PU。不足之处在于3wt%的纤维时,NBF/PU复合材料的加工黏度较大,高达4.57 Pa.s。(3)为突破BF增强PTMG/TDI浇注型PU弹性体复合材料加工黏度大的瓶颈,本论文自制了-NCO%含量为14.5%的高活性PU包覆剂,并对BF进行包覆改性。FTIR、SEM和XRD表明,经包覆剂处理后,BF表面化学包覆了PU包覆剂薄层,包覆层分子末端以氨基(-NH2)封端。黏度测试证明,PU包覆型竹纤维(PUBF)在5wt%以内时,复合材料加工黏度均低于2.7 Pa.s,与纯PU差异不大,加工流动性良好,有利于聚氨酯管道内衬的旋转浇注成型。原位聚合制备的PUBF/PU-3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由纯PU的25.1 MPa和66 k N/m分别增加到38 MPa和82.9 k N/m。另外,引入3%的PUBF,使得复合材料的耐屈挠性能较纯PU提升700%以上,耐滚动磨耗提高44%,耐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沙水冲蚀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UBF/PU的冲蚀磨损率随冲蚀速度和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40%含沙量下的冲蚀磨损率6.053E-7 kg/(m~2.s),其耐沙水冲蚀磨损性能是304不锈钢的3.3倍,是不错的沙水输送管道内衬材料。(4)实验法研究沙水冲蚀磨损周期长、成本高,基于实验法获得的冲蚀磨损数据,利用Ansys Fluent平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目前,对于PUBF/PU复合材料的DPM-Generic通用冲蚀磨损模型中的速度指数因子n和颗粒粒径相关系数C(dp)两个重要参数未见报道。本论文确定了这两个重要参数,建立了PUBF/PU管道沙水冲蚀磨损数值预测分析方法。冲蚀速度和含沙量对PUBF/PU管道沙水冲蚀磨损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最大磨损位置出现在管壁底部出口段,22wt%含沙量以内的冲蚀磨损率在3.942E-7 kg/(m~2.s)以下。30%~50%高含沙量下使用高斯拟合得出了高含沙量下的沙水冲蚀磨损预测公式。
其他文献
语义分割任务是计算机视觉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该任务要求将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都匹配到一种语义类别中。在实际应用中,语义分割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视觉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语义分割备受关注,研究人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提出了各种针对语义分割任务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网络参数过多,计算成本高。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且小尺寸的实时语义分割模型意义重大
缆索承重桥梁在交通运输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拉索作为缆索承重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容易受到交通荷载和外界环境的作用而产生损伤,从而导致拉索承载能力下降。拉索失效造成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缆索承重桥梁拉索索力的健康监测。传统的索力测试方法属于接触式方法,需要人工布置索力测试传感器,存在测试成本高和测试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开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索力测试方法研究,可以为
在常见的半监督分类算法中,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算法在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分类效果。传统的基于图的半监督算法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表示相似度矩阵的图的是在分类器训练之前预先定义好的,这样的图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分类器训练和相似度矩阵学习之间的交互作用。其次,当处理带噪声或者冗余特征的高维数据集时,在原始高维数据空间构建的图是不合适的,甚至使得分类效果下降。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高维数据的基于图的半监督
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发展,汽车ECU的功能和结构愈加复杂,车内ECU的数量多达100个以上,对ECU的软件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诊断刷新系统作为整车诊断的关键部分,对车载ECU的软件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安全、可靠、高效的诊断刷新系统可以大幅度提升ECU软件升级的性能。目前基于CAN总线的诊断刷新系统因其带宽不足,使得ECU刷新效率低、更新时间长。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依托广州某整车厂诊断开发
目前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既有下卧盾构隧道面临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上方的基坑工程施工难免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满足基坑自身的稳定性要求,还要重点关注管片结构的变形,防止开裂破坏的风险。尤其对于变形敏感的软土地区,准确的预测基坑卸荷引起盾构隧道的附加内力与变形以及分析不同工程措施控制变形的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理论解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在基坑卸
信息图表(如幻灯片、技术文档等)是办公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信息块展示信息的可视化图表。对信息图表进行信息挖掘,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知识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信息块识别任务是挖掘信息图表中信息的重要一步。现有的信息块识别工作利用空间接近性原则,将元素分组为多个信息块,然而,现有工作存在两个重要不足:第一,现有工作忽略了信息图表的颜色和结构特征,从而导致在识别信息块时容易产生元素遗漏的现象
目的1.研究使用Mitronic主动脉打孔器构建简化气管食管瘘模型的方法。2.使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瘘口局部注射,研究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对瘘口组织进行测序及生信分析,探索瘘口愈合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表达。方法1.动物准备比格犬13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空白组,无操作,1只(1101);第2组:手术组,造瘘手术+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局
路径规划模块作为自动泊车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系统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围绕着路径规划进行研究对于改善自动泊车的性能与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垂直车位的自动泊车场景,设计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动泊车算法框架。从算法框架出发,搭建了基于鱼眼相机的全景环视系统,设计基于环视系统的车位检测算法;建立了自动泊车仿真训练平台,完成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的改进、训练与性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国际上重要的虾类水产食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但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仅20%-30%。化学药物控制其病害可导致药残及耐药性,因此,寻求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成为必然。乳酸菌、蛭弧菌、光合细菌为良好的益生菌,具有促进生长、改善水质作用。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虾苗为研究对象,以乳酸菌、蛭弧菌、光合细菌为试验菌株,利用传统细菌学、微生物组学、代谢组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膜层制备方法,在工艺操作、膜层形貌调控、膜层附着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催化膜制备技术。然而,PEO膜往往存在膜层组分单一、活性组分难以大量引入的缺点,催化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以引入活性组分并提升其在PEO膜层中的含量为重心,尝试将膜层应用于非均相光芬顿催化体系,具体工作如下:(1)调节电解液配方,在钛基体上制备O2、Fe3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