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硅制备方法与器件设计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得到使用,人们对能源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考虑绿色、智能、轻便、低成本等因素。在众多的光伏器件之中硅器件凭借硅元素储量丰富、器件集成度高、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占据着主要市场。晶硅光伏器件根据自身的特性与市场的需求,制定柔性薄膜的发展路线,试图降低原材料的用量、提高自身性能来平衡经济产出和生产成本。本文以降低晶硅光伏电池的厚度为出发点,展开了相应的实验与探究。主要工作内容为:1,采用碱法腐蚀法、电化学腐蚀法以及自行探究的薄膜酸法刻蚀三种工艺加工黑硅,探究了刻蚀工艺中的参数变化对结构形貌的影响。碱法刻蚀的结构为金字塔型,电化学刻蚀加工的结构为孔洞,薄膜酸法刻蚀的形状与衬底的选择有关,沉积在玻璃上的薄膜,加工出的结构为孔洞与裂纹,在柔性聚酰亚胺材料上加工出的结构为裂纹。2,对比金字塔型黑硅与多孔型黑硅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金字塔结构可以大幅降低平面硅的反射率,多孔结构黑硅更加契合背照式器件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器件的透过率,表现出不同黑硅形貌对光谱特性的不同影响。3,设计两种柔性黑硅薄膜的加工方案,一是利用化学减薄法将单晶硅片减薄为柔性薄膜,并利用电化学刻蚀法二次加工黑硅结构,成功制备了形貌良好的柔性单晶黑硅薄膜。二是利用磁控溅射与铝诱导结晶的方式,在衬底上制备多晶硅薄膜,加工出机械强度良好的柔性多晶硅薄膜,最后利用实验探究的酸法刻蚀工艺加工微结构。4,利用仿真手段,建立仿真模型,探究黑硅结构对超薄单晶硅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硅模型比金字塔模型,具有更强的光捕获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光捕获理论提出一种渐变型光栅的光捕获结构,对结构的特征尺寸进行相应研究。5,结合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提出一种3微米厚的薄膜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通过设计抗反射膜与光捕获结构,吸收率的理论计算值达到89.73%。同时利用现有单晶硅光伏电池参数,并适当优化后,获得了光电转换效率为17.8%,短路电流为32.5mA/cm~2,开路电压为0.65V,最大输出功率为17.14mw/cm~2,填充因子为80.73%的薄膜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其他文献
布拉瓦潜地导弹先后3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使研究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水下发射技术是潜射导弹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导弹载荷设计中应重视导弹水下运动主动段飞行和地面操作(含运输)载荷
在靶场试验中,发射原点初始状态(位置、发射方位角等)准确与否非常重要.依据轨道数据处理的流程,在理论上给出了发射原点误差对非线性融合方法解算外测轨道的影响.建立了发射
弹道导弹的综合效能是反映其整体性能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在对弹道导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层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估方法;建立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