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诱致型工资集体谈判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近20年,尤其201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实施“彩虹计划”大幅度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率以来,企业行业集体协商覆盖率大幅提高,但实际成效有限。因为工资集体协商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缺乏员工参与和企业工会职能发挥。在自上而下集体协商艰难推进的同时,自下而上市场化的集体谈判在悄然生长,往往以集体行动开始,以集体谈判告终。并且自下而上由劳方发起的需求诱致性集体谈判比大规模自上而下由政府推行的集体协商更能解决劳资矛盾。这种集体谈判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促进了集体谈判机制的形成?在理论上还是未解的难题。同时,由于中国的劳资政格局与西方不同,西方集体谈判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的实际,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集体谈判形成理论。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建立了需求诱致型工资集体谈判机制的理论模型,以盐田国际、南海本田和先端精密三个代表性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二手资料收集、扎根理论分析等研究过程,对“需求诱致型工资集体谈判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得出了适用于中国情境下的工资集体谈判形成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影响需求诱致型工资集体谈判形成机制的因素包括5个层面20个因素,这5个层面的作用机制并不一致,劳方是发起者、直接参与方,是集体谈判机制形成的必要条件。资方是直接参与者,其妥协让步是集体谈判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第三方是协调者,是集体谈判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政府的态度及行为直接决定集体行动是否走向集体谈判。第四方力量包括媒体、律师、学者、NGO组织是集体谈判机制形成的外部推动力,它们加入增加劳方砝码,促使集体谈判形成。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是集体谈判产生的“时势”,“时势”影响集体谈判的形成和发展及未来走向。需求诱致型集体谈判是由劳方发起、资方让步、政府第三方推动、第四方力量协助等多方合力下形成的。同时为了检验此理论,本研究选用了奇利田高尔夫用品深圳有限公司和常德沃尔玛2024常德店两家企业的集体谈判案例来进行检验。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更好促进集体谈判机制的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该增强劳方力量和加强工会建设,资方要转变观念和构建劳资共赢的劳资协商沟通制度,政府第三方要积极推动,搭建劳资协商平台,充分发挥媒体、NGO、学者等第四方力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牡蛎产业是广东省传统的海洋养殖产业,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因此,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使得该产业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方式养
粉末冶金热作模具材料综合了模具钢和硬质合金各自的特点,成为一种介于模具钢和硬质合金之间的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及良好韧性的新型合金热作模具材料。通过热处理可改善其组
由于中西纪录片在历史传统、话语系统、审美取向、制作理念、营销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历程中面临无形而巨大的沟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
从1983年到2012年,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30届。2012年的春晚以"致敬30年"的主题段落,以取消商业广告的方式,意在回归传统。但是,去商业的方式没有达到
以构筑"宽口径教学平台"整体构思为主线,组建涵盖多学科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各学科所开设的实验项目重新整合,打破学科界限,统筹安排,做到了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
<正>敦煌民间建筑风俗中,在上梁之前,有唱上梁文的风俗仪式;文人写的上梁文,则从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后唐李琪,宋及以后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耒、
中国入世 ,使得我国的媒体突然之间生存和置身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在经历媒体集团化改组整合之后 ,我国的各类媒体第一次集体亮相于韩日世界杯的赛场上 ,从而形成我国媒体与
伴随着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数量的增加,如何提高留学生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关注的领域。留学生班级成员复杂,在进行综合课教学时更应该根据他们汉语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应用前景广的可食用海藻。由于其多糖含量较高,近年来羊栖菜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其多糖类成分展开,并且取得了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3月20日15:00许,魏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被送入某县医院治疗,诊断为肋骨骨折,次日18:00许魏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