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灰分城市污泥热解制油及分级冷凝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将超过700亿立方米,脱水污泥年产量将超过4400万吨。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研发大规模、低污染处理处置城市污泥的经济实用技术。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工艺模拟,研发出一种适合高灰分污泥的热解制油工艺,并将结果用于50t/d污泥热解工业示范装置的设计。  利用污泥热解自身固态剩余物,即污泥热解残炭替代常规矿物质作为催化剂,进行了高灰分污泥的催化热解基础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热解高热值上层油产率、组分分布及物化特性随热解残炭催化剂混合比例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污泥热解残炭催化剂添加比例由0wt.%增加到200wt.%,热解炭产率由61.4wt.%降低到了52.6wt.%,上层油的产率由6.86wt.%降低到了3.5wt.%。这表明污泥热解残炭的催化效果和矿物质催化剂类似,不仅能够促进污泥中有机质的挥发,而且能够促进热解蒸汽中大分子物质的二次裂解。在水平管式炉反应器中进行了杨木屑和污泥共热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木屑混合比例为15wt.%时的上层油热值(28.6MA/kg)和粘度最高(65cSt)。分析发现污泥中高含量的灰分和不断增加的料层厚度能够促进木质素向多种酚类物质的演变。结果表明杨木屑的加入对污泥热解油性质影响较小,将杨木屑与污泥共热解是一种可行的提高污泥热解炭利用价值的方法。  利用基础试验的数据设计并建造了内径100mm,高6m的循环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在其中进行了高灰分污泥的热解制油试验研究。实现了循环流化床热解系统连续、长时间的运行,通过污泥热解残炭的多次循环,获得了可用于提取化工原料的富含含氮杂环类物质的污泥热解油。结果表明在使用大颗粒粒径污泥(1~2mm)的试验中,低流化风速(1.13m/s)和高加料速度(10.78kg/h)的工况下获得的热解油中含氮杂环类物质含量最高,达到62.99%。  研究了不同冷凝方式对污泥热解油回收效果的影响,在中低固体循环倍率下运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通过使用两级喷淋的分级冷凝方式,并分别控制喷淋塔气体出口温度在44.2℃和14.9℃,在第一级喷淋塔中回收可用做燃料油的高热值污泥热解油(25.7MJ/kg),在第二级喷淋塔中回收可用于提取化工原料的富含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热解油,实现了污泥热解油中不同用途组分的分级回收。提出了在同一个循环流化床中通过控制固体循环倍率来获得不同用途污泥热解油的方法,即若是以得到可用做燃料油的热解油为目标,必须采用中低固体循环倍率;而若是以得到可用于提取化工原料的热解油为目标,则应采用高固体循环倍率。  在循环流化床和分级冷凝试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50t/d污泥热解工业示范装置的热解反应器和冷凝系统的设计。建立了工业示范装置中喷淋系统的工艺模型,考察了工况的改变对喷淋工艺的影响。发现60℃是较合适的第一级喷淋塔喷淋液入塔温度运行值,当两级喷淋塔分别采用水和甲醇作为喷淋介质时,可以在第二级喷淋塔中充分富集低沸点极性物质,所得结果减少了工业示范装置的调试范围。
其他文献
钛及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无磁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传统的钛及钛合金成型工艺需要真空熔炼、锻造及大量切削等后续处理
近年来,微合金非调质钢以其低能耗、高性能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人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其控轧控冷过程中组织及性能的控制。而至今缺乏中碳含钒微合金钢中不同碳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这种态度导致学生积极地探究事物,获得某种知识或者参与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与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对某种活动有兴趣并积极置身于其中时,
通过利用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成组活动模型及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北部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大同-阳高6.1级、包头6.4级和张北6.2级强震成组活动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特点及与该区历史强震活动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张北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模型和某些震兆特征。指出,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是80年代末以来华北北部强震成组活动中一重要事件,与1989年大同6.1级、1996年包头6.4级地震构成一个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和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通常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对其施加外电场和
多孔钛的孔隙率、孔型、孔径和孔径分布是影响多孔钛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关键因索。多孔钛因提高孔隙率,减小弹性模量来避免应力屏蔽及相关问题的同时,导致强度的大幅降低
三元层状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由于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正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锂缺失以及阳离子混排,大电流下放电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倍率性能欠佳等问题,分别通过优化配锂量、磁控溅射镀碳、锂离子导体材料Li_2SiO_3和LiTiO2包覆改性等方法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光动力治疗(PDT)是利用光敏药物的激光活化作用进行肿瘤治疗的新方法,通常使用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但是卟啉的光猝灭效应使其稳定性受到限制。为了使卟啉类光敏剂在光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炉外精炼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洁净钢和品种钢的需求增多。并且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镁铬质耐火材料将逐渐被镁钙质耐火材料取代,白云石质耐火材料再次成
添加造孔剂法是制备氧化铝隔热材料普遍采用的制备方法,且应用最为广泛的造孔剂为植物造孔剂。但该法在使用植物造孔剂时又存在弹性后效、吸胀性、微孔化等诸多问题,且植物造孔剂本身所具有的硅元素及多层次、多维的特殊结构并未在隔热材料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所制备的隔热材料孔隙较大,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差。此外,通过对植物造孔剂微结构的控制来优化孔结构从而提高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鲜有报道。针对上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