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多产品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时,人们陷入危险情景的几率也在增大。随着人们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产品使用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和亟需解决。以传达安全信息为目的的警告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警告设计及其评估方法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注意,警告设计和评估的相关应用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探讨了影响警告有效性的设计、环境、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对警告信息的加工。以往警告文献研究,警告信息载体多为产品标签、标牌等,而对于产品用户手册、安装说明、维修手册等这一类警告信息传播载体而言,不同警告特征的警示效果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眼动分析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警告特征对警告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一采用2(位置:嵌入文本,文本底部)×2(图标:有,无)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使用SMI眼动仪记录了40名在校大学生观看产品使用手册内容时的眼动轨迹,探讨了警告位置、图标两个特征对警告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位置和图标主效应均显著,与警告位于文本底部相比,警告嵌入文本时被试进入警告区域时间更早,被试在警告区域总停留时间也更长;警告有图标时被试注意到警告的时间更早,总停留时间更长。实验二采用2(位置:嵌入文本,文本底部)×2(边框:有,无)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采用与实验一相同的方法探讨了产品用户手册中警告位置和边框警示特征对警告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位置和边框主效应显著,相比位于文本底部,警告嵌入文本时,被试进入警告区域时间更早,在警告区域总停留时间也更长;边框的出现使得被试更早的注意到警告信息,在警告区域总停留时间更长。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警告位置影响警告加工过程,产品使用手册中警告嵌入文本时,警告显著性和感知到的危害程度越高。(2)同产品标签上警告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产品使用说明中同样存在图标效应,有图标可提高警告自身的显著性以及人们感知到的警告信息的危害程度。(3)产品使用说明中同样存在边框效应,边框的出现使得警告显著性和感知到的危害程度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