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天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闭环跟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阵列天线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数据传输。阵列天线技术是现阶段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的一项新兴技术,与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相结合,采用空分复用(SDMA)方式,可以将多径效应、信道干扰等影响降低,能够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扩频技术在抗干扰性能方面以及阵列天线的空域滤波性能方面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改善卫星移动通信传输距离远、信道环境差、多径效应等问题效果明显。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码分复用(CDMA)技术和SDMA技术相结合,并在扩频码捕获中加入了频率搜索的部分,提出了空时频三维联合搜索的闭环跟踪算法,并在充分保证CDMA技术和SDMA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优化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完善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闭环跟踪技术。该技术不仅仅是实现对用户的实时指向,而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在硬件实现的基础上,完成对目标扩频信号的实时捕获,实现对动目标用户的实时数传。因此跟踪的重点在于对数据的不中断传输。2、设计了两种闭环跟踪的结构。结构一是先进行波束合成,再进行解扩解调;结构二是伪码同步、载波同步与波束形成联合实现。针对两种闭环跟踪的结构,对传统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和波达角估计(DOA)技术应用到两种闭环跟踪结构中的若干算法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比研究,结合系统中需要扩频伪码捕获的情况,考虑可实现性,运算复杂度等因素,提出了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应用到结构二中的基于导向矢量在线估计的LMS空时频三维联合搜索算法。3、对基于导向矢量在线估计的LMS空时频三维搜索算法进行了硬件逻辑编写、ModelSim仿真。从结果上看,在接收端信噪比低至-30dB的前提下,仍能正确对齐码片相位,完成伪码捕获和波束赋形,这在性能上与理论捕获门限仅仅相差3dB,是一个性能优越的可实现方法。4、搭建了有线硬件系统测试平台来进行试验。平台包括卫星模拟测试板、DBF接收板、CPCI机箱等。通过调节卫星模拟电路板发送信号的信噪比,观察DBF板端SignalTap Ⅱ所抓取的信号,从整个模块的工作情况和硬件系统测试的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逻辑的正确性以及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吉林九站松花江大桥主桥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应用有限元法将桥跨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按照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桥梁结构固有振动方程,利用有限单元法求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潴留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对4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潴留患者给予低热量(非蛋白质热量为25 kcal·kg-1·d-1)营养支持方案;术后1个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2(IL-2)、IL-4和IL-13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
<正>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出土的大量骨耜、木耜等农耕工具、稻谷遗存和令人惊叹不已的木建筑与艺术品,所呈现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之高,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治环境、财务信息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完善的法治环境会降低创新绩效;较高的财务信息质量能够提升创新绩效较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可降低不完
在清代两百多年戏曲批评的历史中,存在着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崇古”与“尊今”两个思想势力的较量。崇古,是力求戏曲在形式表现、情感主旨等方面,向戏曲典范时代——元
1973年和1977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关于该遗址的发掘简报在1976年到1980年之间发表后,揭示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已经存在着
虽然市场机制因其符合经济效率标准而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新宠,但是市场机制的失灵往往导致环境非正义的出现,比如,排污权交易制度虽然符合经济效率标准,但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同步的进行,众多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一些地区展开试验,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
《坛经》是晚唐时期一部重要的禅宗著作,作为当时口语的记录,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情况,研究《坛经》,对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坛经》中判断句出现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