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共9座城市,将珠三角定位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区域,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示范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特别指出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2015年9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目标是把珠三角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协同创新示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由此可知珠三角未来的发展主题将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珠三角不仅拥有齐全的产业配置,更是我国的创新集聚地区,研究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探究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时空效应,对于深入挖掘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涵,实现珠三角知识、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遵循“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根据研究目的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拟定四大研究目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归纳法构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理论框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动态均衡,通过因子分析研究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并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通过演化路径研究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演化阶段并利用DEA-Malmquist方法评价各阶段演化绩效,最后总结归纳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发展。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构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理论框架。根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文献梳理,将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诠释为通过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转化改变原有生产函数以获得产业结构朝更优要素搭配、先进制造工艺和更高生产效率发展的过程。深究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内在逻辑,发掘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具有清晰的“关系逻辑——影响逻辑——动力逻辑——演化逻辑”逻辑脉络,据此搭建“相关关系——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演化阶段”的研究框架,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形成完整的“相关关系-均衡状态-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演化路径-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第二,分析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通过回顾珠三角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历史及现状,发现它们都经历了起步、成长、成熟和变革四大时期,整体而言前期呈现为产业升级带动技术创新发展,近年来转变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探究其发展趋势,发现珠三角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珠三角技术创新效率变动是产业升级效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产业升级效率变动不是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诊断,发现珠三角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产业升级有着显著持续的同步脉冲影响,在冲击发生后的4年内影响效果显著,而后影响逐年衰退,到第8年后影响效果微乎其微。同时,方差分解反应影响程度完全互补,产业升级对自身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推移有衰减趋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稳定在54:46的影响效果,可见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判断珠三角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协整关系,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珠三角技术创新指数上升1%将会促进产业升级指数上升0.0568%。综合运用多种权重预测方法,发现在现有技术引进和产业调整基础上,未来珠三角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将会加速发展,经过预测发现珠三角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进一步耦合,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及影响效果将进一步深化。第三,分析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作用机制。技术创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等诸多方面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供给侧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制度创造、技术创新等,需求侧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技术创新通过以上因素影响着产业升级。基于这些因素,选取适当变量,构建面板模型,比较发现随机效应模型解释能力更优,回归结果显示珠三角各市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技术创新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产业升级指数提高0.0045个百分点。考虑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具有空间相关性,对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发现珠三角各市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水平基本可以匹配对应,技术创新能力高的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技术创新能力低的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历年珠三角各市创新产品产值和产业升级指数基本都是以广深为核心,“广州-深圳”为轴带,带动两翼地区协同发展。从空间视角看,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其空间滞后系数为0.1915,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表现为广深周边的城市普遍水平较高,远离广深的城市水平相对落后;从时间视角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朝着区域集中化和职能专业化的趋势发展,技术创新收敛于深圳市,产业升级收敛于广州市。多维空间视角下,地理距离是影响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最显著的因素,随着地理距离的增长,技术传播和产业转移的阻碍作用将成几何倍速的增加,影响效果第二的距离因素是经济距离,技术距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果则相对较小。第四,评价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演化绩效。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技术创新阶段、驱动产业阶段和经济增长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实现着生产要素的转化、生产方式的转化、生产成果的转化,它们共同组成了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体系。时间视角上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综合绩效发展趋势经历了平稳发展到波动震荡再到稳步提高的过程,中间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和自身产业调整,全要素生产率震荡下降,但伴随自主创新体系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完毕,其生产效率在更高水平上稳步上升,经济效益再度显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间视角上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城市是深圳,并以广深为“双核驱动”,广深佛为核心发展圈,带动两翼惠州和江门一同发展,形成“一轴两翼”的发展格局。整体而言,珠三角整体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都在有效边界上,这是珠三角坚持技术创新并形成完整产业体系的成果,受广深创新带动珠三角整体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正逐年提高,且年均增速达到1.3%。未来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产业升级速率,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形成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稳定持久的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运行体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结合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创新的提出了“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根据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逻辑脉络,构建以“关系逻辑——影响逻辑——动力逻辑——演化逻辑”为主线的研究脉络,进而扩展成为“相关关系-均衡状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演化路径-绩效评价”的研究框架,充实以理论基础,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多维度空间计量方法审视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基于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空间格局和外溢特征,分别从空间临近传导、地理距离传导、经济距离传导和技术距离传导四个传导路径,进行各传导路径空间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同时构建多维度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判断珠三角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主要空间传导路径和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建立弹道导弹机动突防-拦截作战仿真系统(Manevering Penetration And Interception)的意义。为验证弹道导弹现有机动突防方案针对多种拦截器的有效性,该系统可以
会议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Gaint Magnetio Impedance Effect,GMI)制备的新型磁电传感器原理为弱磁场变化会引起材料总阻抗的显著改变。与传统磁电式传感器相比,其具有高灵敏度、快速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盐酸氨溴索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探索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途径。【方法】在福州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外
近年来出口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弱,绿色贸易壁垒以其目的隐蔽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发达国家青睐.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大背景下本文研究安徽省
<正>要说中国汽车老字号,毋庸置疑,红旗当仁不让。多任国家领导人都曾在红旗汽车上接待外宾、检阅军队、弘扬国威。时过境迁,现在,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红旗汽车带来的卓越体验。
中村滑坡位于山阳县中村镇的东部,处于秦岭南部中低山地带。近年来,长期的降雨和前缘人工切坡建房,造成坡体出现滑坡,威胁下部居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心理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故有必要对该地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本文结合地质勘查情况,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土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工况下坡体内部土体的受力、变形规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及应对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及
城乡分治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从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着手,逐步建
人工生命是计算机科学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电子细胞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是人工生命重要的研究方向。电子细胞在计算机上模拟再现真实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用于探索并最终发现细胞
生理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因其逻辑性强,内容抽象,概念晦涩难懂,让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笔者针对生理学教学面临的问题,通过文献学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微课的
<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论"一词来自希腊语Theoria,它是动词Theorein(观看)的阴性名词形式。在希腊语境下,观看本就是抽空生活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