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易相空间中双模相干态的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非对易物理研究的兴趣不断增加,非对易物理和弦论、非对易量子力学和非对易场论密切相关。尽管一般的非对易效应只在非常高的能量时才比较明显,但由于高能项和低能项的不完全解耦,在低能情形下仍然可能有非对易效应残留。并且这些低能效应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是有可能观测到的,而对非对易量子力学的相关研究可能会为我们找到相关低能残余提供合适的途径。  最近,非对易量子力学的研究集中在谐振子、量子电动力学理论、非对易空间中的分数角动量等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发现当双模相干态在非对易空间中演化时,除了会得到一个常见的总相位外和对易空间情形相比会有一个额外的与非对易参数相关的附加相位,这个附加相位提供了探测非对易的可能。  在第一章中,我们简要的介绍一些量子光学的基础内容:光场量子化以及一些常用的光场量子态。  在第二章中,我们介绍并讨论了将非对易和量子光学进行结合的一些早期工作:变形的双光子压缩态、变形的双光子正交算符、和非对易参数线性相关的变形双光子算符以及变形的相干态和压缩态表象。  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非对易相空间中双模相干态极其性质,演示了当双模相干态在相空间沿着闭合路径演化时如何得到总相位,这个总相位和对易空间的情形相比会多出一个额外相位。我们还介绍了如何利用二维谐振子来实现这个方案,在本章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方案来探测非对易。  在第四章,我们对本文做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讨论。
其他文献
学位
光量子纠缠是量子光学领域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它是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纠缠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量子纠缠在量子物理基本理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量子
《灵枢·终始》中有“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纳而久留之”的理论,穴位埋线就是在此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的迅速发展,稀磁半导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稀磁半导体是指在非磁性化合物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引入部分磁性离子所形成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人们可
量子计算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其后,Shor量子因子分解算法和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提出,使量子计算机真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量子计算机能够迅速破解广泛采用
由激光光束和高会聚透镜组成的光镊系统,能够直接操控微米级的物质微粒。在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这项新的实验方法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光镊能够操控微粒是由于光的动量可以
本学位论文根据中国含铅古陶瓷绿釉表面“银釉”的层状结构及光学性质建立了一维光子晶体模型,主要研究了该模型的光反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绿光检测2000年以内含铅古
量子信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由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特殊的物理性质,使得量子信息具有
铁电薄膜因同时具有介电特性、铁电特性、压电特性、热释电特性以及电光特性等多种性能,在集成微电子、光电子及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上
光孤子作为光纤通信中的理想超短光脉冲,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领域中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作为光孤子脉冲产生装置-孤子光纤激光器,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与光纤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