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上承近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学者们研究十八世纪语言的首选材料。《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代词且疑问代词一直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我们发现疑问代词“什么”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了1829例。对疑问代词“什么”的研究,主要包括语义、同现、非疑问用法等,涉及其语义、语用和句法功能。尽管许多语言学家对疑问代词“什么”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以往的研究所选取的语料大都是随机的。此外,对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义的研究和其用法发生变化的原因也缺乏系统的分析。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红楼梦》为文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焦点理论、突显观、语法化理论对疑问代词“什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与焦点的关系是什么?(2)《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和焦点特征是什么?(3)《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转变的认知动因是什么?首先,基于焦点理论和突显观,本文从特指问句、正反问句和反问句出发,分析了疑问用法中疑问代词“什么”和焦点的关系。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与焦点特征。最后,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转变的认知动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特指问句中,疑问代词“什么”是句子的天然焦点,“什么”和焦点有着共同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且焦点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正反问句中,疑问代词“什么”不再是句子的焦点,对整个句子的回答成为了焦点。此外,疑问代词“什么”在反问句中充当否定焦点且其焦点功能的强弱与反问程度有关,即反问程度越强,其焦点功能越弱。(2)在《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中,疑问代词“什么”的焦点功能丧失,指代功能和非指代功能增强,前者主要包括任指、虚指、列举;后者主要包括否定、感叹。(3)《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的转变实质上是受语法化机制的制约,体现了语法化单一性的特点,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义向非疑问义转变是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本文的研究可以扩大焦点理论、突显观、语法化理论的运用范围,丰富对汉语疑问代词“什么”的研究,对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疑问代词“什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