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图书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利用好科普图书进行科学传播?从这一问题出发,本文选择科普畅销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畅销书出版和科学传播。本文所选择的科普畅销书是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图书三大电商从2017年开始设立单独的科普图书销量榜单以来销量排行前100名的科普图书。文章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82本(套)畅销书的题材、作者和出版市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Web2.0时代的社交媒体技术对畅销书出版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三方面带来的新变化。最后从科学传播视角出发,总结科普畅销书从传统科普迈向新的科学传播形态所做的一些新的探索和面临的矛盾性困境,为科普图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图书的出版与传播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在不同的技术环境和社会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在以连接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环境下,科普畅销书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草根”科普作者成为内容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科普作品进入到畅销书领域,被高度节点化的人成为重要的图书信息传播媒介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场景化的传播形式更加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从科学传播角度来看,这些新变化正是科普畅销书为适应当下从传播科普转向科学传播所做的有益探索,凸显了科普图书在为科学和公众提供协商空间上的重要性。但同时,作为“文化的生意”,书籍的媒介特性和畅销书的大众化、市场化本质与科学传播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破解这种困境必然需要出版机构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平衡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