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R1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制备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en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来源于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三七皂苷类主要成分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三七皂苷R1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a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肠缩短,减轻炎症浸润组织损伤,抑制体重下降、腹泻和血便等作用。三七皂苷R1属于药剂学分类系统的第III类,溶解性好但吸收性差,且在胃中等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改善其肠吸收特性及生物利用度,将其制备成2种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磷脂复合物肠溶胶囊(R1-PC)与p H依赖结肠溶型固体分散体(R1-SD),并对这两种制剂的稳定性、药效、肠吸收特性及体内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皂苷R1原料药的检测方法、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系数、稳定性等基本性质进行了考察。R1-PC的制备:以三七皂苷R1与卵磷脂的复合率为考察指标,对制备过程中反应溶剂、药脂比(摩尔比)、药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并进一步对R1-PC进行X-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差示量热扫描(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表征。R1-SD的制备:以结肠溶型材料Eudrigit S100为基本载体,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促溶剂种类、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R1-SD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SEM)、DSC、XRD等表征。对R1-PC、R1-SD 2种制剂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以DSS诱导的UC小鼠为模型,以小鼠的结肠形态、长度、血便发生率、体重、脾重以及病理组织切片等为考察指标,观察三七皂苷R1及2种制剂对UC小鼠的作用。2种制剂的离体肠吸收及体内外释放情况:采用离体肠吸收试验等考察2种制剂的肠吸收特性;利用溶出仪考察2种制剂的体外释放情况;利用酚红在体内不被吸收的特性,将酚红代替三七皂苷R1制备成酚红p H依赖型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内定位释放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酚红在各个组织里的累积释放情况,考察R1p H依赖型固体分散体的体内释放情况。结果:三七皂苷R1的HPLC出峰时间为12.5 min,无干扰峰,线性方程为:Y=4197.6X+57.678,R2=0.9999,在11.75~3000μg·m L-1间线性关系良好,其专属性、灵敏度、回收率等均良好。三七皂苷R1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12 mg·m L-1,微溶于水。三七皂苷R1溶于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微溶于乙酸乙酯,极微溶于三氯甲烷。三七皂苷R1的油水平衡系数值为Log P=-0.203,表明水溶性较好,脂溶性较差。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且在强光环境中不稳定。R1-PC的制备及表征:经单因素实验,优化R1-PC的制备工艺为: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三七皂苷R1,大豆卵磷脂S100于具塞三角瓶内,加入一定量四氢呋喃,于40℃磁力搅拌器搅拌2 h,将溶剂旋转蒸发干,常温下置真空干燥箱12 h即得,复合率可达99.00%。DSC、XRD方法表明R1-PC中R1的吸热峰和结晶峰消失,验证了三七皂苷R1磷脂复合物的形成。R1-SD的制备与表征: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三七皂苷R1、Eudragit S100和PEG4000置于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药物浓度为2 mg·m L-1)于45℃磁力搅拌器上800 r·min-1搅拌2 h,使之呈澄清透明溶液,然后转移到梨形烧瓶中,50℃旋干溶剂,真空干燥24 h,过四号筛即得。体外溶出结果表明,R1-SD在p H1.2的盐酸盐缓冲液中不溶出,在p 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 h累积溶出22%左右,在p H7.6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 h趋于平衡,最终溶出可达到90%以上。DSC、XRD等方法证明三七皂苷R1的吸热峰和结晶峰消失,SEM扫描电镜下观察到R1-SD表面为光滑的片状结构,原料药三七皂苷R1的条状晶体结构消失。稳定性:R1-PC制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外观性状、药物含量、吸湿增重均无明显变化,强光下制剂颜色逐渐由原来的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含量减少4%。在长期稳定性试验中,外观性状、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表明R1-PC在避光室温环境长期储存比较稳定。R1-SD制剂在影响因素及长期稳定性试验中,外观性状、三七皂苷R1含量及释放度均无明显变化,表明R1-SD在室温环境长期储存比较稳定。对DSS诱导UC模型小鼠的作用:(1)明显改善结肠缩短症状:R1给药组和R1-PC、R1-SD给药组充血肿胀程度改善,溃疡坏死面积减少,R1-PC及R1-SD给药组明显抑制结肠缩短且结肠中有成形的粪便,与DSS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抑制腹泻和血便:与R1给药组相比,R1-PC和R1-SD给药组只出现了较轻程度的腹泻。R1-PC、R1-SD2种制剂相比,R1-SD从第7天开始,就具有显著抑制UC小鼠的血便,R1-PC从第9天起开始抑制UC小鼠的血便,R1-SD优于R1-PC。(3)抑制体重下降:R1-PC和R1-SD给药组在DSS饮用5天起较DSS组显著抑制体重下降(P<0.05,P<0.001),且R1-SD给药组优于R1-PC给药组。(4)抑制脾重增加:R1给药组和R1-PC、R1-SD给药组均明显抑制脾重增加(P<0.001),均接近正常组,且R1-SD有优于R1-PC的趋势。(5)减轻炎症浸润组织损伤:R1给药组杯状细胞增加,可减轻炎性浸润组织损伤,腺体结构仍比较乱。R1-PC、R1-SD可明显减轻炎症浸润组织损伤,腺体结构正常,明显优于三七皂苷R1。R1-SD较R1-PC的病理切片的腺体结构、细胞排列更为紧密。离体肠吸收:与三七皂苷R1相比,R1-PC和R1-SD在结肠的累积吸收量均增加。R1-PC与R1相比从30 min起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1-SD与R1相比从60 min起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溶出:R1-SD普通胶囊在p H1.2中未溶出,在p H6.8溶出介质中4 h内累积溶出小于30%,在p H7.6内3 h累积溶出达到85.63%。R1-PC结肠胶囊在p H1.2中未溶出,p H6.8溶出介质中4 h内未溶出,而在p H7.6内9 h溶出达87.12%。均符合结肠制剂的溶出要求。R1-SD体内结肠定位释药(酚红实验):2~24 h在胃内均能检测到极少量酚红;4~12 h小肠、结肠均能检测到酚红,但结肠的酚红含量明显高于小肠,8~10 h结肠内的酚红含量达到最多,说明该制剂在胃、小肠内几乎不释放,在结肠大量释放,表明该制剂具有结肠靶向的功能。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R1-PC和R1-SD 2种制剂,可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要求,且增加了原料药R1的肠吸收;对于DSS诱导的UC小鼠均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肠缩短症状,并具备减轻炎症浸润组织损伤、抑制体重下降、腹泻和血便等作用,且制剂R1-SD有优于R1-PC的趋势。
其他文献
表面热流的准确测量对传感器响应速度和灵敏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原子层热电堆(ALT)薄膜传感器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现有的ALT基于单晶基底,存在难以安装、形变有限和厚度带来较大测量误差的问题。制作厚度薄、柔性高、导热性好的ALT传感器,特别是在被测件表面制备集成的ALT传感器的技术,将为复杂外形表面的热流测试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超薄柔性多晶或非晶基底上制备ALT薄膜传感器。本文致力于通
关键蛋白质在维持有机体生命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缺少关键蛋白质将会导致细胞死亡或无法繁殖。识别关键蛋白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生命的基本机制。细菌的关键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常常是某些疾病潜在的药物靶点。所以关键蛋白质的识别无论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还是药物的设计生产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一些基于静态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关键蛋白质识别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忽略了关键蛋
江川区作为玉溪市“双百”现代宜居生态大城市的组成部分,以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的高原湖泊生态宜居旅游城。江川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其中渔文化广场和抚仙路作为江川城区重要节点,为其居民提供了游憩活动场所以及重要游览空间。因此正确认识江川区城市公共空间起着为提升自身旅游价值和城市空间活力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江川区城市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为分析手段,研究江川区渔文化广场
目的:1.检验中文版痛风影响量表(GIS)在中国痛风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2.探究痛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既往史、合并症、家族史及疾病相关临床特征等。3.通过为期90天的随访,收集患者的诊疗数据,探究中药干预这项措施对患者的短期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改善痛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研究,引入英文版痛风影响量表(GIS)并进行
目的:探讨环状RNA0061052(circRNA0061052)和微小RNA-515-5p(miR-515-5p)在香烟烟雾抽提物(CSE)处理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所致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发生气道重塑的作用。
现阶段,基于增值的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研究其实施路径与方式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阐述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情况,探究了基于增值的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困境,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根据探究得到的主要困境及原因,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价值链理论、蓝海战略价值创新逻辑及蓝海战略分析工具,指导工程监理企业实现价值创新,探索出了基于增值的建设工程监理的指导性实施路径。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水体环境的质量与安全,而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氮磷污染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因此,综合施策,实施“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治理”的农田氮磷污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论已日趋系统和完善,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IT,汽车制造等管理领域,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子制造业的展开,使用项目管理的模式来管理新产品的导入成为电子制造行业的首选,因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论的通用性,具体融入企业项目管理的情景中,产生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为此电子制造行业的新产品导入项目管理策略成为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一家研发制造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的C公司为
学位
一个从未接触过现代媒介的族群在当代如何借助媒介立足,媒介又如何重构族群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本研究以文化记忆理论和族群认同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罗布人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是如何,在当代又如何被媒介重构等问题。研究发现,当代罗布人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媒介重构过程主要包括记忆的书面化、记忆的影像化和记忆的空间化三个阶段,即是口传媒介向书面媒介发展、书面媒介向影像和
英国的两名物理学家从石墨上剥离出石墨烯,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新奇的力学、电学性质使得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是,石墨烯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