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对白羊草群落不同物种植物-土壤-微生物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气氮沉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此产生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迄今为止,关于氮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影响机制研究已得到广泛开展,但是对于氮添加背景下植物-土壤-微生物耦合关系和协同演变的研究仍较为罕见。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选取黄土高原白羊草群落中四种典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包括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设置0(N0)、3(N3)、6(N6)、9 g N m-2 y-1(N9)四种水平的梯度氮添加试验,分析了草地群落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的响应特征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期为氮沉降背景下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添加显著改变了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尤其是有效养分元素。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升高,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N3水平达最高值(白羊草,123.30±27.30mg/kg;长芒草,146.61±30.84 mg/kg;铁杆蒿,138.77±23.81 mg/kg;糙隐子草,159.20±5.77 mg/kg);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有效氮(AN)含量随氮添加梯度均呈线性增加,而根际土壤有效磷(AP)含量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氮添加后,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全磷(TP)含量均有降低趋势,而各物种的根际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则无明显变化。相比于根际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比,各物种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化学计量比对氮添加的响应更加明显。(2)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升高,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总体呈“单峰”变化规律,并在N6水平达最高值;而氮添加后各物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物种的根际土壤MBC:MBP和MBN:MBP随氮添加梯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根际土壤MBC:MBN的变化存在物种之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化学计量与土壤化学计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碳、氮元素是主要驱动因子。化学计量内稳态分析结果显示,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资源之间普遍呈稳态型关系。(3)低氮水平(N3)增加了不同物种根际土壤C-获取酶活性,而高氮水平(N9)则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与N0水平相比,N9水平下各物种的根际土壤N-获取酶活性明显升高(白羊草,34.45%;长芒草,27.45%;铁杆蒿,39.15%;糙隐子草,62.00%),形成了一种新的短期资源利用策略;施肥因子对根际土壤P-获取酶活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氮添加过程中,不同物种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始终受到强烈的磷限制(矢量角度>45°),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限制在N9水平均得到显著缓解,并且碳限制与磷限制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根际土壤氮、磷元素对土壤酶化学计量的变化起主导作用。(4)氮添加后,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和盖度显著增加,其中白羊草总体呈“单峰”变化,长芒草和糙隐子草呈“线性”变化;而菊科植物(铁杆蒿)的生物量和盖度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是植物生物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植物组织中的氮含量,而对碳、磷含量的影响则因物种而各异。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升高,各植物物种地上和地下N:P均显著增加,表明植物生长状况更趋于磷限制(N:P>16)。由于资源分配和生态适应策略的差异,各氮水平下的植物养分化学计量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氮添加过程中,各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多数为严格稳态型,而白羊草和铁杆蒿的地下氮元素表现出敏感型内稳态(1/H>0.75)。(5)植物相对重要值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物种不同而趋势各异,但白羊草的相对重要值在各氮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其他物种。相关性分析显示,优势种(白羊草)植物-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之间表现出更加密切的关系,而伴生种(长芒草、铁杆蒿和糙隐子草)生态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则表现出的一定解耦性。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结果表明,氮添加对禾本科植物(白羊草、长芒草和糙隐子草)的相对重要值有积极影响(总效应分别为0.33,0.79和0.65),而对菊科植物(铁杆蒿)的相对重要值则有消极影响(总效应为-0.75),并且产生上述总效应的直接或间接路径因物种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
其他文献
土壤碳氮水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生源要素之一,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限制性土壤资源,土壤碳氮水的可利用性是该区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因此,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变化动态、耦合关系及恢复力是明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需求及生态学前沿问题,以退耕后恢复生态系统(人工乔木、人工灌木、撂荒草地)为
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针对黄土高原及广大无砂石料地区工程建设面临的砂石料开采环境成本高、弃土弃渣难以利用且传统土壤固化材料固土性能亟待提升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同时减少因开山取石、挖河淘沙等对环境的危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通过室内力学试验与野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观测手段,明晰了纳米土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进行了诸多以增加植被覆盖为目标的生态措施。其中,因地制宜增加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是增加人民收入、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举措。苹果作为该地区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果,目前的适宜性研究往往局限于县市,立足大尺度模拟的尝试相对较少,尤其是未来的分布
全球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对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产生的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并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北方温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对气候变化敏感、碳收支年际波动大等特点,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草地生产力和碳氮磷等元素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影响。以前关于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氮磷特征影响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单个站点,
以气候系统变暖和降水格局(降水量、降水间隔、降水季节分布和降水年际变异)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其中,降水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人工林作为黄土高原主要植被类型,在调节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下植被是刺槐人工林的重要组分,具有涵养水源、保持
土壤侵蚀-沉积是陆地表面分布最广的土地退化形式之一,对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深远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50亿吨农田土壤在侵蚀作用驱动下发生了空间重新分布,其中约70%–90%的土壤沉积在了地势低洼的地带。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土壤作为微生物的栖息地,其环境条件在侵蚀-沉积过程中的变化可引发
快速增加的氮(N)沉降已对人类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畜牧业安全功能的草地生态系统也受到N沉降的威胁。然而,将草地各要素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开展评估和应对N沉降引起生态效应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牧草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添加NH4NO3和KH2PO4,开展土槽控制
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
自1999年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有效遏制了该区水土流失,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结构特征也得到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功能的基础,对土壤水、气以及养分的运移和微生物活动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南部塬区的陕西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塬面荒草地(HD)、农田(NT)、苹果园(GY)和刺槐林(CH)四种植被覆盖下0-500 cm土层剖面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
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的退耕地上广泛发育,是植被恢复初期影响土壤养分及循环过程的关键因素。土壤微生物是生物结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代谢直接影响着土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然而,在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限制特征以及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初期的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浅色藻结皮(LA)、深色藻结皮(DA)、藻藓混合结皮(AM)和藓结皮(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