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P物质(Substance P,SP)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时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广泛分布于细的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内。躯体和精神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时,既可通过神经的直接作用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也可通过释放内分泌激素或其它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而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肽则是直接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和其他参与免疫反应细胞的重要调节物质。前期的研究发现SP的生物活性是通过与SP受体发生作用而实现的。许多免疫细胞膜上存在有SP的特异性受体。这些形态学资料为SP参与免疫调节提供了证据。一些免疫细胞也能够产生SP,并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中一类十分重要的淋巴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及造血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通过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杀伤非己细胞,并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FN,GM-CSF和TNF)和趋化因子调节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NK细胞表面有多种活化性受体,但是有关SP调节NK细胞功能是通过何种受体途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检测了SP对NK-1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以及NK-1受体阻断剂作用后的NK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变化,以研究SP影响NK细胞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细胞培养和处理,收集对数期细胞,实验组加NK-1受体阻断剂预处理后与对照组分别加不同浓度P物质培养NK92-MI细胞24h;2、MTT法检测NK-1受体阻断剂作用前后不同浓度SP(10-14mol/L,10-12mol/L,10-10mol/L,10-8Smol/L,10-6mol/L,10-4mol/L)对NK92-MI细胞增殖的影响;3、MTT释放法测定NK-1受体阻断剂作用前后不同浓度P物质对NK92-MI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4、RT-PCR检测比较NK-1受体和NK-2受体mRNA表达水平。5、流式细胞术检测比较NK92-MI细胞表面SP受体的膜表达情况;结果1、当浓度为10-10M、10-8M、10-6M时,SP对NK92-MI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10-10M时SP对NK92-MI细胞增殖促进作用更为显著,(P<0.01)。10-7M浓度的NK-1受体阻断剂能完全阻断10-10M、10-8M、10-6M浓度的SP对NK92MI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2、效靶比为4:1时,10-14M~10-8M浓度的SP对NK92-MI细胞杀伤活性有增强作用;低浓度10-14M较高浓度10-8M杀伤作用明显。10-7M的NK-1受体阻断剂能部分阻断SP对NK92-MI细胞杀伤活性的增强作用,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RT-PCR方法检测到NK92-MI细胞中有NK1受体mRNA的表达,且10-10M,10-8M,10-6M浓度的SP使NK92-MI细胞中NK1受体mRNA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方法未检测到NK92-MI细胞中有NK2受体mRNA的表达。4、SP与NK92-MI细胞共孵育24 h,FCAS检测结果表明,NK-1受体在10-10M~10-6M浓度SP作用下表达增强。结论NK92-MI细胞上有NK-1受体的表达,且一定浓度SP能诱导其表达上调。一定浓度范围的SP对NK92-MI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中10-10M浓度时促进增殖作用最强;应用NK-1受体阻断剂可以完全阻断一定浓度范围的SP对NK92-MI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一定浓度的SP能够增强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10-14M、10-12M、10-10M浓度的SP能够明显增强NK92-MI细胞杀伤作用。应用NK-1受体阻断剂能部分阻断SP对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增强作用.。SP对NK92-MI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是由NK-1受体介导的;而SP对NK92-MI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可能有部分是通过NK-1受体以外途径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