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盆地P油田白垩系Galhak-Ⅳ沉积相特征与储层横向预测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研究区目的层缺乏岩心资料的实际情况,在区域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井资料、录井资料等井筒资料和地震资料信息,综合测井层序和地震层序特征,建立Melut盆地P地区白垩系Galhak-Ⅳ层序地层格架:Galhak组为三级层序,Galhak-Ⅳ为水进体系域。
  研究区整体为NW-SE走向的正断层分割的继承性的鼻状断块,构造分异明显,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控制着构造和沉积的分异。
  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通过单井沉积相和地震多属性和地震波阻抗反演分析,研究区白垩系Galhak组为三级层序,Galhak组各段为四级层序;GalhakⅠ-Ⅳ为湖侵体系域;GalhakⅣ-Ⅹ为低位体系域;研究区白垩系Galhak组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整体为向上变细的沉积旋回;GalhakⅠ-Ⅳ储集相带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储集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各个断块由于断裂活动性的差异而导致沉积亚相有所差异。
  研究区Galhak-Ⅳ段砂岩分布受构造的控制。研究区被北西向展布的断裂所切割,槽垒相间,断裂控制了沟槽的发育,而沟槽的发育控制了砂体的展布。砂岩主要沿断裂控制的斜坡或者沟槽发育,成条带状分布,由鼻状构造的两翼向鼻状构造的核部推进,在接近鼻状构造核部尖灭。因此,在鼻状构造核部附近,断裂控制的斜坡区是寻找岩性尖灭及演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研究区三个断块构造和沉积分异明显,勘探目标应有所侧重,断块Ⅰ(Anbar-1断块)和断块Ⅱ主要考虑反向断层的上升盘,断块Ⅲ由于边界断层持续活动,因此勘探目标应着重于Galhak-Ⅳ以下层系。
  通过盆地类型、储集相带类型和生储盖组合综合类比分析,Palogue地区具有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地质条件,建议以P地区为岩性圈闭勘探突破点,力争取得岩性圈闭勘探突破后向其他地区展开,努力实现M盆地白垩系地层岩性圈闭勘探的突破。
  
其他文献
当前,传统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工业包括油气开采和煤化工。众所周知,这些工业的产品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使得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但是,人类不得不面对这些工业运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不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消耗、工业废水的污染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等。其中,工业尾气排放引发的全球性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SO2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酸性有毒气体,它的排放会造成酸雨和雾霾等
学位
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为人类社会活动及发展提供能量的最佳选择。光催化制氢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最具发展潜力的途径之一。其中三元硫化物固溶体ZnmIn2Sm+3(m=1?5,整数)具备良好的性能,因此在光催化水解制氢这一领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与报道。但该光催化材料仍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ZnmIn
学位
豆类种子是现代保健功能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也是廉价、优质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豆类蛋白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如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这些功能特性与豆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和结构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不同功能特性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豆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为了豆类蛋白的高效利用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本文以10种豆类种子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
学位
环境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离子与有机小分子的检测与治理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材料,不但具有金属离子和多齿有机配体结合的稳定微孔结构,而且其大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官能团,可控的骨架拓扑学和几何学显示出在催化、气体储存与分离、分子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荧光性能的MOFs(LMOFs)材料,通过调变MOFs的微孔结构、有机官能团和作为骨架
本文在前人对研究区所在盆地的地震、地质及井筒资料研究的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和重新处理解释研究研究区地震、井筒资料,应用多种关键技术,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整体为NW-SE走向的正断层分割的继承性的鼻状断块,构造分异明显,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控制着构造和沉积的分异。  (2)Palogue地区白垩系Galhak-Ⅳ组地层具有发育岩性圈闭的有利地质条件,平面上局部盖层发育的地区和剖面上反向正断
学位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当前地震勘探技术中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地震储层预测依托于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成果,结合测井数据,来对储层进行精细的刻画。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在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通过岩石物理统计来进行地震储层以及油层的预测,刻画出有利区范围,砂体厚度,含油砂体展布及其物性。其指导思想是根据三维解释成果,利用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时间切片,并把地震
学位
杜坡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古城油田南部,该区的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核桃园组核三段的Ⅱ-Ⅶ油组。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储层横向变化大,断裂极为发育,该区油气勘探存在构造形态落实不清和储层平面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以Ⅱ~Ⅶ油组中的44个重点小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测井解释、地震勘探等理论方法,从地层对比入手,对杜坡地区的地层构造、沉积相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三维地质
学位
岩心分析测试是认识油气层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油气层的物性评价、油气藏的开发、油气层损害的综合诊断、保护油气层技术方案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岩心分析所得数据的基础之上。杜84块兴Ⅵ组稠油油藏有效开发需要深入地认识储层特征,认识该类油藏的地层特征、沉积相带特征、母岩特征、岩石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岩性与电性对应关系特征等等,研究原油SAGD开采后引起储层性质的变化,包括热作用前后矿物的转变以
学位
杨疙涝区为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新区块。目前此区块勘探程度较低,地质认识不清。但通过周边区块的研究可以看出长4+5油组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盆地中生代构造环境、沉积相和微观和宏观分布的储层特征与分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延长组是三角洲广泛发育的时期,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的发育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砂体和构造配合叠置形成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奥陶系的沉积厚度约为600-800m,沉积物属于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型。鄂尔多斯盆地蕴含大量油气资源,盆地东部镇钾1井奥陶系盐下层马二段软沥青和沥青质泥的发现,为本次研究的契机。另外,前人对马二段碳酸盐岩微相的划分不够详尽,沉积环境的分析尚且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论文选题于国家973项目课题“鄂尔多斯奥陶纪古陆表海盆成钾条件、机理和后期演化”。本文“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