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及物构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诸多语言中都存在。它在句法学以及语义学的研究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由于其独特性,深受语言学家们的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为止,对双及物构式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地:结构主义,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三个不同角度的研究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了缺点与不足。结构主义重在讨论双及物动词的分类,但其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生成语法重在讨论与格与双及物构式的转换关系(哪个是基础生成的,哪个是转换而来的,在生成语法领域中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认知语言学重在分析构式的整体意义和构式中动词的作用,却忽视了其中两个名词短语的作用。在构式语法的指导下,本论文从原型的角度,重新分析了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并指出这种多义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构式是一个完型概念并且构式的意义独立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构式,它是人们对日常事件的概念化以及范畴化的结果。本论文采用文献的分析的方法,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其同构多义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非典型意义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在此分类基础上提出了构式表征图。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英语双及物构式多义性产生的认知理据:动词的语义框架与英语双及物构式义之间的相互冲突。这种多义现象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动词义与构式义互相压制,迫使构式义发生细微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同构多义现象的产生。(2)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意义为受事成功的从施事转移到接受者或施事有意地使受事转移至接受者,即:实际的成功转移(从施事到接受者)。(3)英语双及物构式的非典型意义是从两个方面扩展的:转喻扩展和隐喻扩展。其中转喻扩展又被细分为四个次范畴:可能性的转移、将来转移、反向转移和非成功转移。在细分的次范畴中可能性转移又被细分为条件满足后的转移、允许转移以及意图转移;非成功转移又被细分为否定转移、forgive模式和envy模式。(4)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典型意义与非典型意义之间通过转喻或隐喻连接起来,并且通过家族相似性构成了一个以典型意义为中心的扩散性网路。以往的研究重在讨论双及物动词的分类以及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本论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借助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从原型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其非典型意义进行分类,并将其典型意义和非典型意义的关系做出更为明确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能为今后双及物构式以及其他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