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草地资源大国,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人口较多而耕地面积较小,传统耗粮型畜牧业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发展耗粮较少的草食家畜畜牧业成为必然。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我国北方天然草原退化严重,载畜量大幅度降低,紧靠天然草场已无法满足家畜生产的需要。发展人工种草是解决这一发展颓势的基本出路。第二,广大农区依靠秸秆养畜,饲养效率低而无法满足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所以,种草养畜尤其是用优质牧草来饲养家畜对我国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对我国全国、牧区及半牧区和农区的牧草供需现状进行了分析;二是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家畜数量的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对未来5年的牧草产量、家畜数量和牧草供需关系进行预测;四是在已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牧草增产的政策建议。通过调研获得的基础数据计算后得到如下结果: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全国、牧区及半牧区和农区牧草供需呈现供小于需的状态。通过牧草产量和不同类型草地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未来五年的牧草产量,同时分析未来5年我国草食家畜数量的变化后比较得知:我国全国和农区2008年之后5年的牧草供给和家畜需草之间缺口仍然在1亿t到2亿t之间,牧区及半牧区牧草供需缺口较小。因为受数据采集限制,本文使用的家畜数量都是按照年末存栏量,这一数值较全年饲养量偏低,致使最后计算的牧草需求量可能会小于实际值,所以实际中的牧草供需缺口应该还较本文中大。为了快速发展草食家畜畜牧业,力求牧草供给与家畜需草平衡,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种草意识;(2)通过实施种草补贴,提高农民种草积极性;(3)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科学种草,努力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4)提高牧草加工能力,减少收获损失;(5)努力实现国内牧草市场与国际牧草市场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