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压敏陶瓷具有独特的非线性电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输电以及民用消费电子等领域。就现阶段而言,如何提升压敏电阻的通流能力是困扰国内研究人员的一大难题,很多大通流能力的压敏电阻仍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压敏电阻的应用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在兼顾压敏性能的同时,改善压敏电阻的通流能力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论文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ZnO压敏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Mn含量及掺入形式、BaTiO3掺杂对样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ZnO压敏陶瓷,设计正交实验对微波烧结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Bi2O3含量、BaTiO3掺杂对样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在传统烧结研究中,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内部晶粒尺寸增大,样品压敏电位梯度减小,当烧结温度过高时,Bi2O3的挥发量增多,样品性能劣化;随着Mn掺量的增加,样品非线性系数上升,漏电流下降,但掺量过多会使陶瓷的致密度及结构均匀性下降;当Mn以MnO的形式掺入时,样品的性能较好;BaTiO3掺杂引入的Ti可提升晶界势垒,当BaTiO3掺量达到1mol%时,陶瓷中形成了BaSb2O6相,该相具有热稳定性,且Sb以较高的+5价存在,可限制O2-的迁移,有效的改善了样品的通流能力。当烧结温度为1150℃,配方中Mn含量为0.6mol%,掺入形式为MnO,BaTiO3掺杂量为1mol%时,传统烧结样品的致密度为94.965%,压敏电位梯度为532.07V/mm,非线性系数达到了56.2,漏电流密度为1.44μA/cm2,在峰值电流为520A的脉冲电流下,样品的残压比为2.6,冲击后压敏电压变化率为6.5%。在微波烧结研究中,当烧结温度为1100℃,升温速率为7℃/min,保温时间为1.5h,配方中Bi2O3含量为0.7mol%时,样品的各项性能较好;在配方中掺入1mol%BaTiO3,微波烧结样品的综合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致密度为96.817%,压敏电位梯度为430.5V/mm,非线性系数为68.31,漏电流密度为0.86μA/cm2,在峰值电流为880A的脉冲电流下,样品的残压比为2.4,冲击后压敏电压变化率为4.8%。本论文通过BaTiO3掺杂和微波烧结有效改善了ZnO压敏电阻的电性能,为高性能压敏陶瓷的制备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