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文化软实力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热点。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研究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包含着更丰富的元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呈现出一体化和多向建构的趋势。文化既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以来,东西方文化都蕴含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软实力思想。约瑟夫·奈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产力理论是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文化软实力是指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信仰、民族精神、生活方式、整体素质等方面所产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其表现形式有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文化认同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创新力等。当前,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代表着国家实力的治国战略,更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时代诉求。它不依靠物质力量与强迫力量来达到目的,而是依靠精神力量的同化力与影响力而发挥作用,其哲学依据则是人的精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一要打牢发展根基。从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技术实力、壮大国防实力、夯实政治实力、展示外交形象力等方面入手,内塑国家硬实力的基础,外强国际魅力,使软硬实力建设双管齐下。二要建设和谐文化。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整合与引领功能;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再造民族文化之魂;积极吸收借鉴异质文明精华,不断提升文化的普世价值。三要推进文化创新。创新文化体制、内容与传播媒介,从而不断挖掘文化软实力的潜在活力,展现其恒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