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转变,信用消费的方式悄然兴起,各家金融机构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一个国家的消费内需、刺激消费增长、优化市场供需结构。但是,近些年来围绕消费信贷业务发生的法律纠纷不断增加,信用消费者的保护问题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的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日益增强,我们给予了普通消费者权益保护足够关注的同时,在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巨大转变的大环境下,我们也应给与“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以保护信用消费者权益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界定本文的两个概念:消费信贷与信用消费者,提出了消费信贷中的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明确了消费信贷的功能和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当前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比较薄弱的几项权利,即知悉权、个人隐私权、抗辩权与撤销权。第二部分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情况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国外可行的良好经验以完善我国信用消费者的法律权益保护。第三部分对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现实分析,介绍我国信用消费者法律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立法、监管、行业自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以及根源。重点介绍立法的缺失及监管制度与行业自律制度的不足。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制度体系完善的两项辅助手段,即信用消费者自我保护机构与金融机构自律协会的构建与完善。第五部分提出了对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制度体系完善的主要手段,即信用消费者保护立法,其中针对前文提到的知悉权、个人隐私权、抗辩权与撤销权保护的立法原则与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研究各个方面中的具体细节,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以保护信用消费者权益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