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救亡日报》(以下简称“救报”)是抗战时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它名义上是国共双方联合创办的,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报》在西南地区办的风生水起,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笔者认为对《救报》的抗战宣传研究对当代党的宣传工作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对《救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党的抗战宣传含义进行界定。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党在西南地区抗战宣传的开展做了简要介绍。其次,以纵向时间为轴,分别介绍了上海时期,广州时期以及桂林时期的《救报》,对不同时期《救报》的创刊、复刊、停刊背景做了大量分析;对三个时期《救报》的演变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对三个时期的版面特征也做了扼要分析。桂林时期是《救报》最为繁盛的阶段,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第三,论述了《救报》的宣传策略和宣传实践。《救报》灵活的宣传策略使该报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在灵活多变的宣传策略指导下,《救报》的抗战宣传卓有成效。第四,通过研读《救报》,对桂林时期两年来的宣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桂林时期的《救报》取得了卓越的宣传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救报》对国民党人的抗战宣传报道,对新桂系的抗战宣传报道,对以汪精卫为首的叛国汉奸的猛烈抨击,对国际友人的抗战宣传报道,对海外爱国华侨抗战的报道,对青年、妇女、儿童抗战的报道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救报》别具一格的办报特色。《救报》不仅具有和其他战时报刊同样的反侵略特征,还有着自身最为独特的一面。一方面,它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生,因此,它始终具有统一战线的特性;另一方面,与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不同,它具有很强的民间性特征,是一张人民的报纸,在西南大后方,它与广大人民群关系密切。对《救报》办报特色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份报纸以及该报的研究价值。最后,《救报》是抗战时期国统区内的一朵奇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它的宣传策略和实践,宣传成果和办报特色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经验和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当代复杂国际形势下党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