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虫性阴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非病毒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由寄生于人体生殖道、泌尿道的阴道毛滴虫所引起。人体在罹患滴虫性阴道炎后会产生尿痛的炎症反应以及孕妇的胎膜早破、早产、流产等,甚至会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风险。目前临床常用化学药物是甲硝唑,它不仅对人体有较多副作用,而且由于耐药性使其治愈率逐年下降,故从传统植物药用资源中寻找新型、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抗滴虫药物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莳萝是伞形科莳萝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莳萝子则为其干燥成熟果实。莳萝及莳萝子的提取物(尤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是较强的抗菌效果,因此具备抗阴道毛滴虫的潜力。本论文以莳萝子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酮与柠檬烯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它们的抗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体外药效,然后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情况,为临床上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以及阴道毛滴虫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考察莳萝子挥发油(DSEO)、香芹酮及柠檬烯的体外抗T.vaginalis活性,包括台盼蓝染色法、MTT检测法和溴甲酚紫法,结果表明莳萝子挥发油有良好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活性。台盼蓝染色直接计数法测得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及柠檬烯的MIC分别为0.5 μl/ml、1 μl/ml、0.25 μl/ml。MTT法测得DSEO、香芹酮及柠檬烯作用24 h后IC50分别为0.192 μl/ml、0.39 μl/ml、0.101μl/ml。溴甲酚紫法测得莳萝子挥发油、柠檬烯、香芹酮作用于滴虫24h后IC50分别是0.229 μl/l、1.382 μl/ml和0.12 μ/ml。香芹酮-柠檬烯复配无协同效应。2.以细胞膜为靶点研究DSEO、香芳芹酮及柠檬烯对T.vaginalis的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了三种挥发油对T.vaginalis细胞结构形态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对给药后的阴道毛滴虫乳酸脱氢酶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及柠檬烯均可破坏T.vaginalis的细胞膜。通过光学显微镜下染色观察给药后的虫体形态,发现给药后虫体中形成大量空泡、虫体变圆、运动减慢或停止,胞膜模糊,有的细胞甚至内容物外溢,虫体裂解。通过对给予三种挥发油6h后的滴虫细胞周期进行分析发现,滴虫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现象,抑制其二分裂过程。3.本实验进一步研究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及柠檬烯的作用是否引起T.vagina is的细胞凋亡。采用JC-1荧光标记法测定DSEO、香芹酮及柠檬烯对T.vaginalis氢化酶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挥发油作用后的T.vaginalis氢化酶体膜电位均有下降。使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给予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和柠檬烯引起了T.vaginalis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通过DAPI染色对三种挥发油作用后的T.vaginalis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和柠檬烯均会导致T.vaginalis细胞核中染色质凝集,呈小球状、新月形、戒指状等,且荧光增强,有的甚至能见到核碎裂。结果表明三种挥发油使得T.vaginalis显现典型的凋亡特征,如染色质凝集、细胞核浓缩和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说明DSEO、香芹酮及柠檬烯均导致了T.vaginalis的细胞凋亡。综上所述,莳萝子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酮、柠檬烯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活性,其作用机制为破坏滴虫胞膜后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形态严重受损,也阻碍了它的细胞分裂过程,从而导致滴虫细胞死亡。并且,莳萝子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也诱导了滴虫的细胞凋亡。以上这些研究为莳萝子挥发油、香芹酮与柠檬烯在临床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