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卤化物的合成及其甜味机理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1′,6′-三氯蔗糖是一种高甜度的甜味剂。本文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其中间体6,1′,6′-三氧-三苯甲基-2,3,4,3′,4′-五乙酰基蔗糖,通过红外、1HNMR、旋光度和单晶衍射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卤代蔗糖是蔗糖的深加工产品,其制备通常需要经过选择性保护与脱保护,然后进行专一的氯化而制得。本文以4,1′,6′-三氯蔗糖为原料,选用合适的干燥剂和碱合成了4-氯代蔗糖和4,1′-二氯蔗糖,通过1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Finkelstein法是制备卤代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此法,以4,1′,6′-三氯蔗糖为原料、HMPT为新型溶剂合成了6′-碘代-4,1′-二氯蔗糖,与DMF和DMSO两种溶剂相比,提高了反应产率,缩短了反应时间。AH-B-X理论和多点结合理论是目前科学界一致认为的甜味理论。本文从单晶结构出发,对蔗糖卤代物进行了分子模拟。同时研究了其呈味机理。研究表明:蔗糖卤代物的甜度与三角体系的数量有关,三角体系的数量越多,甜度越高;高甜度蔗糖衍生物必须同时具有D、G点,且满足“BD≌BG”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课题针对德兴铜矿高铜高铼辉钼精矿电氧化浸出液中钼(Ⅵ)、铼(Ⅶ)的提取与分离富集难题,采用溶剂萃取技术和离子交换分离技术,确定了萃取和离子交换分离的优化实验条件。论
<正>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
批判性思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一直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应用技能,而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器件尺寸逐渐减小至微纳米量级,人们在此领域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新现象,使得纳米尺度下物理现象的研究成为了凝聚态物理学的热点问题。其中,低温下纳米结
农业保险是农业自然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补贴农业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农业风险的多发性、系统性和农业保险标的的特殊性,农业保险也是世界性的实践
在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所引起的资金需求扩大化与有限的资金供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现实经济环境和现有国家金融政策、财税法规的条件下,创建了化
传统译论受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很大,曾一度着眼于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具体表现为翻译研究中的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
目的:观察负荷超声心动图(exercis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中的握力试验(grip exercise)对筛检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特异性,以及运用三维超声心动图
对不同光照条件(透光度100%、50%、25%)3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及类胡萝卜的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