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数据中心是深入开发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数据访问中间件能集成各种异构水利数据源,为用户提供高效、透明的数据访问,研究能适应开放、动态、多变的Internet环境,从而保证系统服务质量的数据访问中间件实现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1982年B.C.Smith首次提出的反射概念,使程序可具有访问、检测和修改自身状态或行为的能力。论文将反射和数据访问中间技术相结合,从理论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分析了现有的反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反射中间件系统形式化描述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自动机描述元层和基层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联,从而更加清晰、具体地表现反射的一般原理。 提出了一个反射的数据访问中间件对象模型。通过建立基层功能实体和元层之间的交互机制实现反射,并给出了基于J2EE架构的反射中间件实现模型ReMM,实现了根据服务质量参数变化进行动态重配置的功能。 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动态数据查询优化策略和一种新的计算查询代价的函数,并在ReMM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动态查询优化体系结构,保证了中间件能够根据CPU运算、I/O代价和通信代价动态进行查询优化。 最后,论文以省级水利数据访问平台为例,给出了一个J2EE环境下,基于ReMM模型、采用轻量级容器、O/R Mapping技术构建持久层、包含远程访问、事务、安全的反射数据访问中间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