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公认地最具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注重对于日常语言的考察并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意义观,这是把握其后期语言哲学思想的一条主线。翻译行为主要涉及到语际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因此,本文将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思想与翻译行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思想对翻译行为的启示,并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全译本为语料加以佐证分析和文本验证:分析在“语言游戏”,“生活形式”,“意义即使用”其后期语言哲学思想中子概念的特定视域下对翻译行为的启示及指导作用,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为翻译行为找到它的深层理论基础。同时,本文以译者主体性,翻译行为中的文化空缺,意义的相对确定性对翻译的影响为切入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语料库研究法来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思想对翻译行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最后可以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可以在哲学高度上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为翻译行为找到它哲学视角的理论依据;在微观层面上,启示译者可以通过移除意象,转换意象和增加意象的具体方式来克服翻译行为中由于文化空缺而带来的难题,有效地翻译从而进行更好地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