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肇庆市教育局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以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为关键,培育青少年学生优异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处在肇庆市中心城区的端州区各学校结合实际,如火如荼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等教育活动,点燃了经典诵读新高潮,有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面对浩瀚如烟、琳琅满目的经典佳作,学生在经典诵读面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还是含英咀华、细嚼慢咽……教师讲授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还是别出心裁、诲人不倦……家长引导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还是谆谆教导、自成一家……这些都引起我们的思考,经典诵读如何读,教师如何讲授,家长如何引导,尤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程度如何……基于这一实践和相关理论层面,提出经典诵读中的接受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侧重于实践层面,通过教学实践观察研究、查阅研读相关资料,参考借鉴同行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实践操作、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家长反馈等为依据,从教育学、心理学、接受美学等角度,分析归纳初中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的现状,在策略和方法上予以探究,进一步了解中学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学生接受问题情况;进一步探寻中学经典诵读接受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出改进中学有效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关于经典诵读与核心素养认识,主要阐述经典、诵读、学生核心素养等重要概念以及经典诵读接受教育的近况与现状,介绍端州区经典诵读的实践及形式,并对当前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的进行初探。第三部分主要阐述经典诵读教育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第四部分是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现状及调查分析。第五部分是方法论,重点通过方法指导、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案例示范等有效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希望本文能够为老师、学生、家长在促进经典诵读有效接受方面带来一些思考和方法借鉴,也期望以此引起对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的重视,以问题为导向,促使教师能根据接受对象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改进实践的形式和做法,强化方法指引,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接受成效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