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在2020年时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与2005年时的水平相比减少40%-45%的目标,就需要将总体的目标层层分解再分配至各个行业。我国铝业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降低其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我国铝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排查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冶炼、电解铝生产、铝锭铸造各生产环节的关键碳排放源,并以此为核算边界形成了我国铝业生产碳排放计量模型,其中重点介绍了氧化铝碳排放计量子模型和电解铝碳排放计量子模型。运用该模型首先对我国2012年的铝业生产碳排放量进行静态分析,其次对2001年-2014年我国铝业生产的碳排放量进行动态分析,进而研究该期间的铝业碳排放总量变化和吨铝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并运用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我国铝业生产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我国铝业制定碳减排措施起到借鉴作用:最后运用修正的GM(1,1)模型预测了我国铝业生产将来五年的碳排量。结果表明,我国氧化铝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石灰石煅烧、电力和蒸气,并且拜耳法、烧结法与混联法因工艺生产流程以及所耗用的资源能源量不同,导致其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有较大差异;在铝电解和铝锭铸造过程中排查到的主要排放源是炭阳极生产过程消耗、阳极效应和电力消耗,三者之中因电力消耗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占比最大;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铝业生产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主要依赖于铝产量的需求不断上升,但由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吨铝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与我国铝业生产碳排放关联程度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电力消耗,其次是石灰石消耗。若保持以往的发展规律,我国未来五年铝业生产的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很难达到减排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铝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空间和重点环节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