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和高性能化,尤其是对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需求更为增多。但是,目前可使用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品种较少,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研究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是很有意义且前景广阔的。本文利用可逆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含氟和不含氟的两种双亲嵌段聚合物,研究其制备条件对合成产物及其表面性能参数间的关系,以期能对含氟与否的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使用RAFT聚合方法,采用丙烯酸(AA)作为亲水性单体分别与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LMA)两种疏水性单体共聚来制备含氟双亲嵌段共聚物PAA-b-PDFMA和无氟双亲嵌段共聚物PAA-b-PLMA。通过两种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表面性能测定,比较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特性。首先,本文对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1H NMR、GPC等手段对一系列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聚合时间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证明了聚合反应过程为“活性”反应;分别探讨了单体与链转移剂或引发剂间的比例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证明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均为窄分布;利用蠕虫状链模型计算了其分子尺寸,其中含氟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尺寸在60~200nm~2;无氟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尺寸50~600nm~2间;采用分子量分数方法计算了其HLB值,发现含氟双亲嵌段共聚物的HLB值在0.9~12间,无氟双亲嵌段共聚物的HLB值在0.9~16间。但因为采用分子量分数方法计算,对于含氟体系,该值偏高。其次,对比了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参数以及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水中的乳化性能。当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AA-b-PDFMA的亲水段分子量为0.86×10~4,疏水段分子量为1.45×10~4时,其CMC值约为0.5×10~-44 g/mL,该浓度下可将纯水表面张力降低至33.67 mN/m,其对有机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乳化效果最佳;当大分子表面活性剂中疏水段PDFMA分子量为3.11×10~4时,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42.9°。而大分子表活剂PAA-b-PLMA则是亲水段分子量为1.52×10~4时,疏水段分子量为1.32×10~5时,其在纯水中的CMC值约为1.22×10~-55 g/mL,可将纯水表面张力降低至35.58 mN/m,其对MMA乳化效果最佳,当大分子表面活性剂中疏水段PLMA的分子量为3.00×10~5时,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13.3°。测试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抑泡性能发现,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抑泡性能,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液中则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并维持其稳定。由此可说明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抑泡消泡性能方面优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使泡沫稳定性下降,易于被破坏,这在那些需要抑泡或消泡的场合是非常有用的。最后我们也探索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防腐性能的附加作用。通过对马口铁进行涂覆,观察了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对铁片的保护性能,发现当分别使用两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涂覆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延迟马口铁片被腐蚀的时间,但并未能有效阻止其被腐蚀;而使用环氧树脂作为基底涂覆后,再将两种表面活性剂涂覆其上,发现两种表面活性剂与环氧树脂配合可以有效延长马口铁片被腐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