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1912-1927)汉口的城市行政区划与基层治理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洋时期的汉口城市管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类型来实现的,一种是对于华界的治理,另一种是对于租界的管理。对于汉口华界的基层治理,又主要有官治和民治两种模式:官治主要通过警察制度来实现政府的基本城市治安维护等职能,民治则是通过不同的民间社团组织,对官治职能进行补充。汉口租界的治理,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国租界并立,第二阶段为德、俄租界被收回,汉口当局成立了两个特别管理区来对其进行治理。这一时期的华洋二元制体系本质上是半殖民地的城市管理体制,尽管华界的城市管理在不断进步,租界的城市治理也为汉口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因素,但并未能使汉口拥有现代的“市”制,更未能形成现代城市管理体制。北洋时期汉口的华洋二元管理体制,是汉口从传统的工商业市镇变为拥有完整主权及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城市之间的重要过渡。
其他文献
“赛博朋克”由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创立,它以“高科技、低生活”的未来想象、颓废美学和暴力叙事为主要特征,深刻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后科幻风格的走向。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威廉·吉布森及作品的关注不断攀升,然而却较少系统地论及其中的恐惧书写。本文选取赛博朋克经典母本“蔓生都会”三部曲中的恐惧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作为起点,认为情感不仅是一种原始本能更是一种认知机制,结合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
学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教学活动中挖掘与融入思政元素、强化价值引领是对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高级法语”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最佳载体。通过梳理、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法语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高级法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探究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旨在帮助法语教师开拓思想政治教学思路,提升
期刊
地方监察规范性文件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法定程序制定,旨在规范监察工作、约束不特定公民、组织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反复适用的公文。实践中,这类文件已成为地方监察机关正常履职的重要规范依据。然而,对于地方监察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缺乏必要的关注,不利于人大发挥监督作用和地方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学位
报纸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正在且仍将持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它对人类迁移行为的影响也开始变得显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尤其易受气候变化侵扰,甚至面临可能完全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的命运。这些国家的国民往往通过正常移民途径或两国政府之间的特别安排进入他国,从而获得一定期限的居留权利。然而,当居留期限届满,而本国的生存状况因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极其恶劣以至于返回本国变得不可能时,他们就成为了气候跨境流离失所者。在
学位
诞生于印度的佛教在向外传播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经历了在中国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高度政治化的特征,并在4世纪以后逐渐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并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依附于东亚国家间的交涉而发生的政治互动。这种特点不仅规定了朝鲜佛教的特色,也塑造了朝鲜三国对佛教的认识。随着东亚诸国关系的变动,佛教在6世纪中叶由百济传入日本,这是百济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了加强与日本的友好关系而采取的
学位
<正>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侨务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促进依法管理侨务事务,维护侨胞合法权益,推动我省侨务法治建设,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7至9月份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我省实施办法、
期刊
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美狄亚》与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两部文本在中西学术界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阐释。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两部作品进行诠释和比较。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两个文本主人公的身份特征,就复仇行为作出巫术诠释;第二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共有神话模式,并论述二者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别书写;第三部分还原“文明-
学位
韩素音是上世纪中国家喻户晓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作颇丰的作家。相较于社会政治领域的名望,韩素音在文学创作领域获得的关注较少。韩素音不仅创作了多本小说,还给后世人留下了包括《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以及《再生凤凰》在内的自传作品。本文以韩素音的自传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可靠性叙述、互文性和认知失调等理论方法,从作家自身、读者阅读以及社会历史等多个角度入手,全面探讨文本中的不可
学位
以工具理性为中心的现代性面临着意义缺失这一首要问题,而作为现代性主要面相的“以理性解除神话”难辞其咎。“解神话”和“祛魅”造成理性和神话的对立,神话备受雪压霜欺,其合法性亟需辩护。本文旨在以文化哲学的视角观照神话,通过回到希腊哲学的开端,探究古希腊早期四大学派哲学家及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挖掘其中的希腊神话渊源。本文试图从为经验现象寻求解释、为现实世界与人类生活建立秩序性与连续性、为个人有限而无常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