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被媒体格外关注与放大,使得教师对幼儿的奖惩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恰当的奖惩方式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奖惩行为改善幼儿教师的奖惩方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幼儿教师奖惩行为”这一问题,从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到寻找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的思路,采用叙事研究法,对A教师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观察,通过她与幼儿之间“为什么总是在生气――鸡毛蒜皮与大发雷霆”“小贴画的魔力——“天使”与“恶魔””“我到底错哪了――“威逼利诱”与“死不悔改””“小女孩的“控诉”――杀鸡儆猴与一视同仁”的四个代表性的故事,找出A教师奖惩行为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奖惩行为的目的认识不足、奖惩行为有失公平、奖惩方式不合理导致奖惩的无效、缺少对幼儿对于教师奖惩反应的关注、奖惩后对幼儿关注较少、实施奖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对于一日生活的奖惩行为没有反思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问题的成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教师奖惩行为的观念和奖惩行为的实践,外部因素包括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家长的错误观念和同事的情绪和奖惩方式。从以上几个影响因素反思了教师不当奖惩行为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奖惩行为的意见,包括三个方面提高教师奖惩理论素养、规范教师奖惩底线行为和注重教师自我提升。其中,提高教师奖惩理论素养包括重视奖惩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走进儿童的世界、转变教师之爱的表达方式、尊重儿童天性、性格与个性;规范教师奖惩底线行为包括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明确奖惩目的、奖惩要及时并具体、奖惩形式要适当、关注幼儿对教师奖惩行为的反应;注重教师自我提升包括幼儿园开展教研专题、教师多进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