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 HD)的营养状况,观察营养状态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同时,结合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中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及光谷院区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MHD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史资料、脉象、舌质、舌苔、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检测单次患者透析前空腹血液生化指标指标。由血液净化中心3名副主任医师协助进行中医证型辨证,统计出血透患者MIS(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分值,根据MIS分值分为营养尚可组和营养较差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了解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探讨营养不良与中医证候分布的关系,分析慢性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男性95例(54%),女性80例(46%),平均年龄(60.93±15.23)岁,平均透析龄(51.77±36.59)月。55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状态,发病率约31%。2.1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本虚证中脾肾气虚41例(23.4%)、肝肾阴虚31例(17.7%)、脾肾阳虚17例(9.7%)、气阴两虚50例(28.6%)、阴阳俱虚36例(20.6%);所有患者中标实证分布湿浊证43例(25%)、湿热证47例(27%)、水气证16例(9%)、瘀血证69例(39%)。3.营养较差组患者5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00±14.83)岁,平均透析龄(62.4±39.9)月。本虚证中脾肾气虚7例(12.73%)、肝肾阴虚9例(16.36%)、脾肾阳虚8例(14.55%)、气阴两虚11例(20%)、阴阳俱虚证20例(36.36%),营养较差组本虚证以阴阳两虚为主,与营养尚可组比较在本虚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标实证分布中湿浊证12例(21.4%)、湿热证13例(23.2%)、水气证6例(10.7%)、瘀血证24例(42.9%),营养较差组标实证以瘀血证为主,与营养尚可组比较在标实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4.单因素分析表明透析龄、心脑血管并发症、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透通道类型方面可能与血透患者进入营养较差状态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龄、C反应蛋白、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营养较差状态的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重指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营养状态的中等保护因素。血透通道类型与营养状态关系不大。【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虚最常见,标实证以瘀血证最常见。2.175例血透患者1年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1%。3.营养较差组患者本虚证分布以阴阳两虚证最常见,标实证以瘀血证最常见。4.透析月份越长、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中等危险因素,而体重指数偏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偏高、前白蛋白水平偏高是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保护因素。血透通道类型与营养状态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