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初探——基于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的考察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我国多民族省区,民族团结直接关系到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我国边防的巩固和我国的统一。因此,党中央和新疆各级领导历来重视新疆民族团结事业。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事业主要是基于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大致经历了二十八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二十八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以及自治区党委对二十八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通知的研究和比较。了解到二十八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体现出了当时新疆民族团结现状,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安排,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   通过认真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贯穿活动中的一根红线,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突出重点、追求实效、年年有新意,年年有提高。各族群众则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作为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自觉学习、积极参与,努力提高,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际、重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巨大政治勇气。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团结事业的历史进程,民族团结教育月可以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民族团结,实现新疆稳定促使新疆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章共从四个方面梳理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历史进程及经验:   第一部分:首先,从三个方面的需要来说明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通过对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内容介绍对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行历史考察。   第三部分:通过对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特点的介绍对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行历史考察。   第四部分:总结了党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经验。
其他文献
近年来,雾霾灾害频频袭扰我国,对经济生产、公众健康、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有效应对雾霾污染,2015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获得通过,对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治理作出更加
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呈高发势态,由单纯的经济利益主张向宗教信仰、基层民主、生态环境等方面扩展,而且规模呈日益扩大之趋势,暴力化程度加剧,违法情形增多。在所有的群体性事件
生态补偿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者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支付费用的机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则是希望通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来实现这一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