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两亲树枝状聚醚酯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树枝状大分子像其它树枝状大分子一样具有可控的结构与尺寸和大量的表面基团,其聚酯主链结构还赋予其非免疫原性、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性,这就使得其在生物医学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的骨架及药物载体等。聚醚酯树枝状大分子作为一类新型聚酯树枝状大分子,由于其独特的醚酯主链结构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聚醚酯树枝状大分子这些独特的性能,促进了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为开发精确可控的适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药学和组织工程方面的专用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本文中,合成了两种新型聚醚酯扇形分子及其两亲共聚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另外还对两亲树枝状聚醚酯在水溶液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一种基于甘油与羟基乙酸的新型两羟一羧支化单元,并对其结构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核磁共振氢谱法(13C NMR)、气质联用质谱(GC-MS)进行表征。(2)再利用一系列保护和脱保护反应,通过收敛法合成三代聚醚酯扇形分子,再对三代扇形分子脱保护得到端羧基的三代聚醚酯扇形大分子。所有扇形分子的结构均用1H NMR、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表征。(3)为了增加扇形分子的可变性,在支化单元引入了羟基乙酸齐聚物。并利用这种支化单元通过一系列保护和脱保护反应,合成端羧基的带齐聚物的三代聚醚酯扇形大分子,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4)最后利用这两种扇形分子聚乙二醇单甲醚通过DCC缩合得到两种两亲树枝状聚醚酯。通过1H NMR、MALDI-TOF-MS、凝胶色谱仪(GPC)证实两种两亲树枝状聚醚酯均已顺利合成。最后利用荧光探针法和动态光散射对两种两亲树枝状大分子的在水溶液中胶束性质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用耳鸣掩蔽疗法与耳鸣习服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诊的86例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
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行压缩成像系统的压缩域小目标检测算法,以便省去获得小目标位置信息时进行的图像重建环节,有效降低算法的复杂度。该方法通过并行压缩成像数学模型捕获背景
由于石化产能过剩,大宗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形势长期激烈,破局困难。与民营企业灵活的营销政策和快速的决策机制相比,国有企业的化工产品营销,除在产品质量上有一定优势外,其余
<正>营配调贯通工作是在国家电网GIS平台图形化展现的基础上,对营配基础数据进行治理,并融合营配业务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拓扑关联关系,整合生产与
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引入加速度补偿策略的控制器设计方案,以实现快速步进/凝视成像机构对控制性能的高要求。首先,阐述了扩张状态观测器理论,对其特性进行了详细分
目的:探讨用内镜下止血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东莞市常平镇常安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6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分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
利用多年积累的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太阳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了秸秆燃烧和沙尘日及其前后晴朗日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表征粒子尺度的Angstrom指数(α),并运用观测结果和反演数